陳大山跟江寧陳壯站在一邊說話。

陳大山問江寧:“小江,這棗子不錯,明年春天,咱們可以大規模地嫁接了,最好是滿山坡都種上棗樹,光棗子一樣就能多不少進項。”

江寧說道:“這個工作量太大了,我建議再添十幾個人手,最好是識字的,好學的。”

陳壯卻憂心忡忡地問道:“江寧,我聽人說,你有可能會回城是嗎?”

陳大山也看著江寧,等他回答。

江寧思索片刻,隻好含糊地說道:“不好說,現在抽調回城很難,有可能回不了。”

不過,他想到後來明年的高考還有後麵的知青返城潮,又補充一句:“不管怎樣,我都把大隊的工作安排好的。那些來學嫁接的,我建議以本地青年為主。”

陳大山和陳壯聽明白了江寧的暗示,兩人都不由得有些悵然若失。他們真舍不得江寧這個人才,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家真要回城,他們也不能攔著不是?

打棗活動進行了三個小時,樹上的棗子被打得差不多了。一共收獲了二十多麻袋的棗子。

陳大山讓陳壯等人拿枰枰了,估算一下斤數,直接按戶分下去。每戶分二十斤,江寧做為技術人員自然要多分了五十斤,王威王武也多分了十斤。剩下的部分,陳大山要拿去送公社的幹部和其他生產隊長。他們早就等著了。

大家分完棗,高高興興地背著棗子回去。

棗林裏又恢復了之前的安靜,隻留下一地的棗樹葉子和樹枝。

王威沒有走,他獨自留了下來,來到江寧麵前,悶悶地說道:“師父,他們說你快要離開這兒了。”

江寧:“可能吧。以後你也是技術人才了,你要管好咱們的棗林。”

王威不說話,手裏握著一根棗樹枝胡亂地在地上亂寫亂畫。

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來看著江寧,充滿希冀地問道:“師父,你以後還會回來嗎?”

江寧他突然沉默了,“可能會吧。”

王威突然狠狠地扔掉手中的樹枝,恨恨地說道:“你騙我,你不會回來了。既然遲早要走,你們為什麽還要來?我討厭你們這些知青!”

說完,他跑開了。

江寧看著王威的背影,覺得又好笑又心酸。

江寧本以為姑父給他遷戶口的事應該辦不下來。沒想到,他還辦成了。

李恆給江寧寫了一封掛號信:“事情已經辦妥。各級證明和介紹信開好,準備回來。”

江寧收到信,怔了一會兒,真是沒想到他能提前回去,還是回燕都。

江寧要回燕都,介紹信和各級證明都不成問題,陳大山雖然不舍得他離開,但不會卡著他。不但不卡著,還親自帶著去公社縣裏開證明和介紹信。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