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看到這禮,紛紛放下擺手道:“小許大人,此禮太過厚重了。”
還有大人道:“出門巡查,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
許書寧難過的看著他們:“諸位大人是不想原諒我嗎?”
“哪裏哪裏,委實是這禮太過厚重了。”哪有人送禮這麼送的啊!
平常大家都是單拆了其中一樣來送的。
許書寧道:“這不厚重,戶部事務繁雜,大人們夙興夜寐,所以我送點茶給你們提神,也方便諸位大人能更好的為朝廷效力。”
“至於這文房四寶,大家都是讀書人,送這個就太正常了。”
“而這頭麵,是我托諸位大人幫忙給嫂子\/嬸子們轉交的,你們出門巡查要花一些時間,出門的時間家中事務就全部落到嫂子\/嬸子們的頭上了,還望諸位回去跟嫂子\/嬸子們說一聲莫要生我的氣。”
“這銀錢就更好說了,是我貼補諸位大人的茶水費和衣食費。”
戶部主事雖是六品,但在京城這處處都是達官貴人的地界兒還當真算不得什麼,因此大部分人家中都過得普普通通。
許書寧這一堆東西,沒有人不心動。
每一樣都很是送到了點子上的那種。
先前管著杜錦書和荀策的那兩個大人率先道:“如此,那我們就厚顏收下了。”
這些人原本就心動,隻是擔心被人詬病,但許書寧話都說得這麼好聽了,也不好再推辭。
收了是給許書寧麵子,他們自己還能獲得一堆東西,何樂而不為?
一時間有怨氣的沒有怨氣的都開心了,大家坐下一起吃飯,推杯換盞間許書寧跟他們就達成了一片。
待飯吃得差不多,許書寧便虛心請教,出門巡查都要了解些什麼?
大家紛紛開口跟許書寧傳授經驗。
許書寧雖然之前在趙大人那裏去取了不少經,但趙大人先前是一州知府,跟戶部主事這個位置看問題的方向有所不同,許書寧從他們這裏又收獲了一些意見,順勢跟同僚們說了她去湖州會了解哪些問題。
一頓飯,大家吃得都很高興,從酒樓散去之後各自捧著禮物回去,他們在許書寧看不到的地方,三四個一堆的交流了起來:“你們說,小許大人這是何意啊?”
他們就說這厚禮不是那麼好收的。
有人道:“不管小許大人是何意,反正咱們都要過去了,把她想了解的順道記錄和整理清楚,屆時回來給她也能撈個人情。”
“小許大人不僅是吏部尚書的女兒,我聽說方大人、威寧侯這些跟她關係都很好,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以及其餘的兩位皇子也很喜歡她,多順著她一些,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楊大人說得對,更何況我們東西都收了,她剛剛說的那些問題又不是咱們去查了就會有危險。”
類似這樣的談話在所以戶部主事身上上演,不管是看懂了許書寧剛剛表達的,還是沒看懂,都很默契的決定順道去幫許書寧收集一些她想要的資料。
等那些大人們捧著豐厚的禮物回去之後,他們家中的夫人都紛紛表示許書寧會做人,讓自家夫君好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