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楊貴妃 26 白頭偕老?(1 / 3)

當張韜光把禦膳放在玉環麵前時,眼淚從玉環的眼中衝出,好久沒有吃到宮裏的東西了,皇上還惦記著我。也許這就是我最後一次機會了,她雙淚長流,對自己的任性和嫉妒有所悔悟,抽抽噎噎,“我任性惹怒皇上,罪本該死。幸得陛下憐憫,將我遣歸家中,現在我心中非常悔恨,卻不知如何傾訴我的心情。金玉珍玩都是身外之物,隻有頭發與生來,父母給予的。如今我無以為報,就把這縷青絲獻給皇上吧!”說完,剪下一縷頭發,讓張公公帶回皇宮。

解鈴還需係鈴人,握著愛妃的頭發,聽著張公公娓娓奏述,玄宗憐憫的心頓起,“高力士。”

“奴才在!”高力士高聲的應著。

“接貴妃回宮。”

“唉,唉,”高力士滿心歡喜。

回楊府五天,貴妃擺駕回宮,明皇親迎,扶入內堂,耳鬢軟語,“貴妃受驚了?”“皇上受苦了?”相視一笑,各自釋懷。

玄宗仍懷內疚,特意給楊國忠和秦國夫人賞賜百萬,來獎其彌合之功。

這一來,玉環已經牢牢抓住了皇上的心,似乎也深知玄宗對自己的摯愛,從此更加體貼,以後再不會發生妒悍耍潑的事情,這樣的改變,給美若天仙的玉環又加了一種美感,玄宗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玉環身上。

同時她也更加覺的需要一位朝廷高官的支持,細細謀劃,心思不禁落在了那個同祖的遠房表哥身上。

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感情在大風大浪的考驗後更加成熟與穩定。時光轉逝,玄宗已是老病多身,而玉環卻更加顯出貴妃的雍容典雅,玉環從此如小鳥依人般永遠依偎於玄宗身旁,讓玄宗受用不盡。

玉環的枕邊風一吹,楊釗的官位亨通,權勢直逼李相,李相眼看著這樣一個競爭對手無可奈何,最近皇上已經不如以前那麼信任自己了。楊釗兼任兵部侍郎,天朝升遷最快的官員,天朝弄權最盛的人,楊府門前車水馬龍,大批大批的金銀財寶帶進換得輕巧的烏紗頂戴一頂。九月上書,楊釗名中“釗”字為“金刀”合文,有違忠正,請玄宗為其正名。玄宗心慰,“愛卿能有如此忠心,實在是國家的大幸。”親賜“國忠”二字,以表彰他的忠誠。

驪山十月,華清勝景,玉環再沒有去年的煩悶。一路上鑼鼓喧天,旌旗蔽日,聲勢極其浩大。貴妃及其兄長楊括,三姐妹都在列,此行楊門一族真是出盡了風頭。回望車隊,五色彩旗,好不壯觀。

貴妃心慰,皇上高興。這時接到了前方報信,驃騎大將軍安祿山入朝獻俘。玄宗大喜,楊氏兄妹到戲水迎接。安祿山第一次來到這個人間天堂,驪山華清,名聞不如一見,這家夥,中原皇帝享受的到底就是奢侈豪華。

還是那個肚大如鬥的胡將,“兒臣叩見母後,皇上。”還是那樣的沒規矩。“愛卿平身,既然來了,就在驪山好好的玩玩。讓楊家兄妹領你到驪山周圍轉轉。”

楊氏兄妹應允,皇上吩咐但無不從,對大將優禮,也是對楊家恩遇。祿山命手下人,打開,隨行車隊後麵的馬車,一車一車的珍寶打開,楊家兄妹眼睛亮了,“祿山何必如此客氣,都是自己人嘛?”

安祿山笑笑,“應該的,應該的,你們漢人不都講見麵禮嘛。祿山也是入鄉隨俗。”心中暗想,誰和你們是自己人,你們這些酒囊飯袋也配和我自己人,等那一天就讓你們人頭在我麵前落下,看看誰才是世間的主宰。

玄宗高興,吩咐工部尚書,為安大將軍在驪山新造宅第一所,尚書頓首,疑惑的問,“皇上不是前年剛在京城為將軍造了房子嗎,現在又要造,恐怕不合禮數。這幾年皇宮用度頗大,財政緊張,況且這樣無謂的建造新宅第,對百姓也是一種負擔。”

玄宗冷酷無常,“罷,”工部尚書欣喜看來皇上接受自己的建議了,“官!”這才是皇上要說的,忤逆君王還有什麼樣的結果。“國忠,就有你暫時替代吧。”“是,皇上。”尚書手捧烏紗,交付楊國忠。新宅落成,勢比皇宮,官員賀喜無數,安祿山已經想不起這人姓什麼,隨手吩咐,“給這位大人一車寶物。”無數的馬車從安大將軍府上拉出,交口稱讚到底是皇上幸臣,出手這麼闊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