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踏上行程(2 / 2)

由於馬車速度不快,其實武鬆幾人腳下的馬兒都隻是用來代步,並不比他們步行快上多少,隻能說是讓得他們一路可以輕鬆些罷了。

馬車是特製的,所有的重要物事都放在馬車底層的夾層裏,馬車不是特別大,但是看上去隻坐了兩人的裏麵還算寬敞。

待得主仆二人坐上馬車,武鬆也牽著馬兒往城外行去。

而錢燾和夫人,在眾衙役的陪伴之下,一路送到城門口,直到武鬆幾人紛紛上馬,清河在幾人的視線中逐漸消失,依然能看到門口那依稀的身影。

來到北宋也有些時日了,但是除了陽穀還有與其接壤的清河之外,其他地方,武鬆都沒有去過,對於此次遠行,武鬆的心中同樣有著一絲興奮。

之前,誰會想到莫名其妙的來到北宋,而如今既然來了,也暫時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如何徹底的融入這個世界,依然還是個問題。

在清河這個小縣城裏,武鬆已經家喻戶曉,再加上清河民風比較淳樸,武鬆的那身武藝,實際上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而對自己的實力無法準確定位的武鬆,自然希望能夠去京城走一趟。

首先是見識下這個大宋盛世,即便北宋已經走向衰弱,但是那是相對與政治和武力上的,大宋的經濟,依然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那些以前隻在電視和小說中看到過的人物,是否會一個個出現?此時的武鬆還一概不知,之前兩年的流浪生涯,他大半時間是在柴進家中。他的記憶,也就隻有柴進家中見過的幾人。

在那邊已經見過了柴進和宋江,而印象中的柴進,本身就武藝出眾,加上個人出身不凡,兼且仗義疏財又好交天下英雄,因而腦海深處的武鬆對柴進印象極佳。

而宋江,在他的腦海深處,更是作為哥哥看待。當時無處可去的武鬆,能在柴進家中一呆兩年,其中有柴進好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為武鬆是宋江介紹給柴進的。

因而武鬆對宋江的感激之情,絕對是發自肺腑的。

而此時的武鬆,對宋江的情感則很矛盾,真實的宋江是怎麼樣,現在其實無法確定。而武鬆對他的了解,更多的則是來自電視《水滸傳》中那位號稱“及時雨”的黑麵人。

而出身浙江,對曆史有所喜好的武海,曾經在看完水滸後去研究過浙江曆史,發現方臘確有其人,看了他的相關事跡之後,武海對這位浙江曆史上的農民起義領袖方臘佩服不已,對《水滸傳》中的“征方臘”非常的反感的。

一路行去,車夫輕鬆的駕馭著那匹駿馬,車廂內主仆二人小聲的交談著,並時不時的拉開簾子看一眼外麵。

而步行的三人則是在那高談闊論,興奮不已的臉上毫不掩飾對京城的向往,也使得他們一路走著絲毫沒有累的感覺。

清河縣在身後逐漸遠去,步行與駿馬狂奔的速度確實是天差地別,駿馬幾個時辰便可到達的舉例,步行卻也許需要一整天。

就這樣,武鬆真正邁出了他來北宋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