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奪楸山關(1 / 2)

6.通往中山的大道上

篆書“魏”字大旗迎風招展,魏國士兵井然有序,列隊向北進發。

前邊戰車上,西門豹全身披掛,手持長矛,危然站立在車中央。他那略呈圓形的麵龐,一對充滿智慧而狡黠的小眼睛,兩縷上翹的八字胡須,貌似滑稽,然隱隱顯出一付剛正堅毅的神態。旁邊貼身站著他的副將韓章,車後插著“西門”旗號,他們正率領五千精兵向北疾馳。

中軍大隊,林立的魏國大旗中,一麵篆書“樂”字的方形金色帥字旌旗飄揚正中。帥旗下,樂羊頂盔貫甲,岸然屹立在主帥戰車上。他左手拈須,右手緊緊握著腰間的寶劍,瞰視著行進的隊列,儀表威嚴,凜然令人生威。

大隊人馬軍容嚴整,緊隨著元帥大旗穩穩向北推進。

7.中山國偏殿內

姬窟、樂舒、公孫焦坐於臥榻之上,各人懷抱宮女,飲酒作樂,一片狼籍。

內侍跪報:“丞相樂池有急事求見。”

姬窟極不耐煩地道:“宣他進殿!”

內侍:“宣樂丞相進殿!”

須發花白的丞相樂池疾步進殿,俯伏在地道:“臣樂池參見主公。”

姬窟:“丞相快快請起,賜坐!”

樂池剛一落坐,即拱手奏道:“啟稟主公,魏國命樂羊為元帥,西門豹為先鋒,率兵五萬,正在向吾國進發,請大王早做定奪。”

姬窟略露驚慌之色,轉問樂舒、公孫焦:“二位賢卿有何良策?”

樂舒低頭默然。

公孫焦拱手起立道:“楸山關乃中山南方之門戶,楸山一失,吾國無險可守,其勢危也。主公可命大將鼓須率兵兩萬,前往楸山拒離。臣等可盡發城內兵壯,固守都城,以為後援。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姬窟無可奈何地道:“也隻能如此了。”

8.楸山關前,兩軍對壘

楸山,群峰疊嶂,地勢險峻,山上多為楸樹,林木繁茂,鬱鬱蒼蒼,中間隻有一條通道。楸山關雖不十分高大,但地勢險要,直扼北上咽喉,兩側城牆依山勢起伏,婉延伸入東西兩山之中。關口上篆書“楸山關”三字,城牆上旌旗密布,防守嚴密。

楸山關前,一片開闊地。南邊群山連綿,名為文山,山勢比較平緩。魏國的營寨紮在文山腳下,依山傍水,秩序井然,“魏”字大旗和“樂”字帥旗在營寨中高高飄揚。

9.兩軍激戰楸山關

戰鼓聲聲,軍旗鮮明,魏國兵士嚴整地向前推進,隊伍中間,樂羊屹立在戰車上,西門豹、韓章兩輛戰車左右緊隨。

隨著一聲鼓響,楸山關城門大開,一員慓悍猛將揮舞大刀,驅車直衝陣前,後邊插著“鼓”字旗號,中山兵緊隨著湧出城門。

兩軍相對,鼓須聲如巨雷,大喝道:“樂羊村夫,膽敢無端犯吾邊界,還不快快下車受死!”魏陣中韓章並不答話,手執長戈,當先衝出,鼓須身後閃出一將,驅車相迎,戰不三合,韓章一戈刺敵將於車下。鼓須見狀大怒,驅車直奔韓章,魏軍中西門豹急驅車上前,敵住鼓須,槍刀相交,錚錚有聲,大戰三十餘合,難分勝負。兩軍陣中鼓聲大振,喊聲震天,樂羊親自擂鼓助威,西門豹愈戰愈勇,鼓須漸漸不支。西門豹看準破綻,一槍刺來,鼓須來不及躲防,頭向左一偏,鐵盔被挑落車下。鼓須掉轉車頭,敗回陣中。帥車上樂羊“令”旗向前一指,戰鼓齊鳴,魏兵掩殺過來,中山兵死傷無數,敗回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