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舒聞言,臉色突變,連忙俯伏在地道:“前臣奉主公之命,詔請吾父,父不肯仕中山,而仕於魏,今各為其主,豈臣說之可行哉!”
姬窟怒道:“汝父率兵攻吾中山,汝亦罪在不赦。若能說得汝父退兵,寡人當封汝大邑。如若不能,決不輕恕!”
樂舒惶惶退下。
19.中山城樓上
樂舒站在城樓高處,身後緊隨四名待衛,向城下魏兵呼叫,請其父相見。
樂羊聞報,立即帶領幾名貼身將士登車驅至城下,一見樂舒,怒火中燒,不待其開口,手指樂舒,厲聲責備道:“君子危國不入,亂邦不居。汝貪圖富貴,不識去就,自取禍滅。吾奉君命吊民伐罪,汝可勸汝君投降,父子尚可相見。”
樂舒道:“降與不降,非兒所得專也。父若再次攻城,兒全家性命必然難保。但求父親暫緩攻城,容吾君臣從容計議。”
樂羊道:“吾且休兵一月,以全父子之情。汝君臣早做定奪,以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樂羊隨即傳令:“休兵一月,隻許圍困,不準攻城!”
20.深夜,魏中軍帳內
深夜,中軍大帳內,幾上燃著兩隻蠟燭,樂羊正坐在臥榻上觀看兵書。
西門豹求見,入座。
樂羊問道:“將軍深夜來訪,有何見教?”
西門豹:“前日攻城正酣之時,元帥忽然傳令退兵。今日小將軍登城求和,元帥又同意休兵一月,眾將多有不解。末將揣測,元帥是否欲先收取中山民心乎?”
樂羊微笑道:“人言西門將軍聰穎超群,果然名不虛傳。汝能善解吾意,實實令人欣慰。前日攻城,吾仔細觀戰,見中山城堅池深,彼軍防守十分頑強,可知中山民心尚未盡失。吾細思之,中山國距趙近而離魏遠,北接狄戎之地,民性強悍,今攻之愈急,彼守之愈堅,雖攻而可取,必然殺戮過多,日後不易收攬其心,難保終屬趙國。為長久計,此次征戰,當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方為長治久安之策。況吾蒙主公知遇之恩,誓當以死相報,何敢以私廢公乎!”
西門豹聞言,十分敬佩。拱手道:“元帥真乃大仁大義之人也!以至仁伐至不仁,何患中山不滅。”
樂羊乃與西門豹商議,兩三月內對中山城圍而不攻。分兵濟貧救苦,招撫流亡,幫助災民修繕房屋,恢複農桑,收攬人心,等待時機,收複中山。
21.中山郊外
韓章率領士兵掩埋戰死和逃亡餓斃的屍體。
魏國士兵有的扶老攜幼,有的背著糧食,正在招撫災民返回家園。
魏國士兵正與中山農民一塊拉黎耕地,恢複生產。
魏國士兵正在幫助中山災民重新修建房屋。
……
西門豹親自背著半袋糧食,和幾名士兵到一座剛修好的房屋裏去探望一位老者。老者見西門將軍親自前來,感激的熱淚橫流,拱手道:“將軍真乃仁義之師也!若非將軍救助,草民早已埋骨他鄉了!”
西門豹道:“中山王殘暴虐民,吾等奉魏主之命,特來解救中山百姓爾!”
老者:“魏王如此仁義,吾等皆願傾心歸順。吾兒現在城內守城,吾當聯絡眾鄉親,各自修書,勸諭子弟歸降,再勿為昏君效命。”
西門豹拱手謝道:“若得老丈如此相助,末將感激不盡!”
22.中山王偏殿內
姬窟、公孫焦依然懷摟宮女,飲酒作樂,好象對城外戰事渾然不覺。
丞相樂池請見,禮畢入座。
樂池拱手道:“樂舒三次請求緩攻,樂羊應允三次,輟攻三月。今日限期已滿,願主公早圖別策。”
姬窟:“中山城堅池深,糧草儲備一年有餘,又有樂舒為人質,樂羊其奈寡人何!”
君臣正商議間,忽一內侍來報:“稟大王,樂羊率兵城下,聲言三月期限已滿,要大王速速獻城歸降。如若不然,必將立即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