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帶著典韋出了東萊縣城後向著離東萊最近的黃縣而去,去黃縣一方麵這裏離東萊縣最近,另一方麵就是那裏有三國時期有名的人物--東萊太史慈.早在剛到東萊的那會兒就叫人打聽清楚了。這太史慈還在黃縣沒去遼東。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166—206(41歲),父親太史恭,三國時東吳名將。以孝、信、義見稱。其時黃巾賊管亥圍困北海,太史慈助北海相孔融對抗暴寇,善用勇略,為孔融聯結平原相劉備,擊潰賊眾,聲名大噪。其後歸同郡揚州刺史劉繇,於神亭獨領一將向鬥孫策等十三騎,更支身與孫策大戰,奮勇莫當。後劉繇敗死,孫策擒獲太史慈,策慕其高義,求為其將,慈慨然許諾。太史慈更替孫策招諭劉繇殘軍歸順,守言應諾,恪遵信義,始終如一,弭息誹論。自此太史慈便成為孫家大將,孫策在時,太史慈助其掃蕩江東;後孫權領事,同樣重視慈。「群英會」上,周瑜付劍與慈為監酒;赤壁戰中,孫權用慈為大將先鋒。後於合肥城中中伏,為魏將張遼所遣弓弩兵射至重傷,回營發遺世之言,不治身死,壽止四十一歲。陳壽評曰: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從曆史上來說,太史慈可以說是結果比較好的了,將軍難免陣上亡,死在戰場上是一個將軍的宿命,也是一個軍人的榮譽.不過,我來了你就不能去幫著孫家,其實我覺得,孫家就是靠個孫堅發家,孫堅死後的孫策孫權兄弟兩,基本上是靠了孫堅打下的底子在活著.周瑜家和孫家是世交,江東幾個大家族是孫堅結交下的,張昭兄弟兩是江東頂梁柱,他們兩是孫堅治下的人才,前期幾大武將都是孫堅的老部下,孫家在江東的名聲,完全是孫堅打下的,如果不是孫堅當太守那幾年讓江東人覺得,孫家人不錯,誰會鳥你啊?跟著孫家兄弟的人才就沒有幾個善終的,還有孫策的死也很不正常,幾個過七家族的家奴刺殺一國之君,他們也太好運了吧,他們就知道孫策什麼時候去打獵?刺客殺人都是悄悄的來了又悄悄的走,可是這幾個刺客卻還大聲喊“我是誰誰家的”。要是三個家奴就能殺孫策的話,那孫策也太差了吧,三國演義裏更誇張:君主的劍那把不是精兵,偏偏孫策的就是要掉把的爛貨,還偏偏就在要打獵的時候拿到。由此看來孫策是個武夫,孫權也不是個好東西。
這天黃縣街上難得的出現了幾個外地人,看樣子還有點兒家財,這在黃縣出現讓黃縣的百姓覺得不可思議。“主公這黃縣也太破了吧?我典韋還沒見過比這還破的縣城”。
“典韋呀,你在東萊縣城裏也是出去逛過的,連那裏都是個破爛樣,你能奢望這些地方能更好?”“主公,現在就去縣衙嗎?”“不急,我們就在街上轉轉,打聽一下這裏的縣令是個什麼樣的人。走吧,到酒樓去看看”。“嗬嗬,好”。
聽到典韋的話我不禁輕聲呲了一下,這傻大個還真是好這東西,仔細想一下曆史上這家夥還就是死在這東西上。(三國演義中,曹操征張繡於宛城時,張繡先降而複反,先令胡車兒以請客為名灌醉了典韋,再暗盜典韋雙戟,引軍急迫曹操本營;典韋守著大門,殊死惡鬥,殺敵甚眾,最終因敵人太多,又沒有兵器而戰死。)“看來以後要注意一下這個問題”我暗暗想到。
“老胡,聽說老陳的閨女被縣太爺家的畜生搶去了?”“可不是嗎,好好的一個閨女,就這麼給糟蹋了,老陳還被暴打了一回,現在還在家養著呢!”“唉,現今的世道啊!可怎麼活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