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章 鍾玉智退粘杆處(1 / 2)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六月五日,這一天在通往廣西官道之上,行走二匹俊馬,馬上是一僧一俗,那個和尚年齡在六十左右歲,跟和尚後邊的是一個騎馬小公子,年齡在十二左右,這一老一小有說有笑,信馬由韁往前行的路。

“大師,石老劍客真能收我為徒嗎?”騎在馬上公子不由問了一聲和尚。

“這也不好說,我師爺就寫信告訴我,帶你去見他,有什麼好擔心的,我這位大師爺不教你,貟僧的門裏高人也不少。”

那有問了,這馬上二人誰呀?正是趙丕趙如城和虯祖龍門派弟子金棍羅漢明空大師,那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明空收下趙丕後,就飛鴿傳書到虯祖龍門派,把這裏發生的情況全寫下來,現在的虯祖龍門派裏掌門,歸元一氣法龍僧鍾玉大師看到信後怨氣衝天,大罵無極門無恥下遊,一個人前往三清教,這個時期正是歐陽修做教主,歐陽修一見是鍾玉大師,那是前輩高人,吩咐小道童上茶,

鍾玉喝了一杯茶之後,對歐陽修手打問訊道:“阿彌陀佛,歐陽教主,這封信你看一下怎麼辦才好。”

歐陽修沒明白怎麼回事,把信拆開一看,腦袋大了一圈,歐陽修緊忙說:“無量那個天我的尊,”嚇著老道連無量天尊都說不利索了。

“老法師,這件事我三清教是一點也不知道,無極門做出這種事情,你放心,貧道必上報粘杆處,叫他們為老法師討回公告。”

那有人問了,歐陽修為什麼怕鍾玉,原來這件事很簡單,清朝要扶植一些有名望的門派,本來扶植起來的無極門和小西天越走越近,二個門派關係處的很好,那有人說這不好事嗎,非也,朝廷扶植三個門派是要行製衡之術。

互相爭功,互相的猜忌,這才是朝廷想看到的,結果二個門派互相關係這麼好,一起專門壓製三清教,那朝廷不能不管,就要扶植一些門派,要壓一下這二個門派,鍾玉的虯祖龍門派就被粘杆處發現了,加鍾玉談論一下。

鍾玉老法師佛門高人,不想進入這場政治鬥爭之中,但也不能得罪粘杆處,就和粘杆處打馬虎眠,可巧這一封信到鍾玉手上,鍾玉這才來三清教,

鍾玉冷笑道:“歐陽掌門,這件事你知道不知道都可以,貟僧身為佛門弟子,講究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本不想進入紅塵之事,但粘杆處叫我為國出力,貟僧心中也有報國之誌。”

歐陽修一聽大喜,這就是同意入夥了,但接下來鍾玉道:“但出這事,真是無極門私下要奪取秘籍,還是你們敲山震虎之意,要逼貟僧嗎,本有一身扱國之誌,不想被人猜忌,也罷,貟僧退回去後就退隱。”

歐陽修萬萬想沒想到,鍾玉要退隱,他一退隱那他那三個徒弟能出來幫粘杆處嗎?歐陽修就算有千言萬語也沒法勸,心中暗罵,袁方呀袁方,咱倆是前日冤家,今日的對頭!沒你出來整出事,虯祖龍門派就入夥了,山人非告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