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聽鶴送走之後,帝璽便借著探子的話開始探查滄朔的舉動了,然而說也奇怪,滄朔的軍隊雖然開始動起來了,卻偏偏在渡過三江水之後,便突然停住了腳步。
這讓帝璽不免覺得有些驚訝莫名了起來。
她不是沒打過仗,也不是不知道在戰場之上一切都是瞬息萬變的,可無論怎麼變,有些東西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可滄朔這一招,她卻是看不懂了。
她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滄朔的人會在這種時候突然停下了腳步。隻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進攻櫟陽了,而且後方他們也;留了近乎一半的人在守護大帳,在這樣的情況下,帝璽根本看不懂他們突然停下腳步不再行進的目的是什麼。
更糟糕的是,聽鶴這回已經去了白起方,並不在她的身邊,這個消息一時半會兒甚至傳輸不到白起的身邊。
“來人,把現在的情況告知給武安君。”帝璽估摸著聽鶴應該不會這麼快到達,因此她決定派出斥候去傳送消息,可她這邊話音才落,那邊,聽鶴就又出現了:“郡主,武安君說,全數回撤,死侍也回來,不進攻了。”
帝璽愣了愣,然後馬上發號施令了下去:“全軍回城。”
雖然她不明白白起這會兒發出了這樣的命令是為什麼,但是對白起的信任讓帝璽幾乎想都不想,便決定聽從白起的話了。
聽鶴將信息傳到之後,給帝璽留下了一片羽毛:“這片羽毛所書寫的東西可以讓我馬上察覺到,再由我來轉述,所以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就直接用這片羽毛寫就好了。”
這正是帝璽最需要的,她道了一聲謝,親自送聽鶴離開之後,便將所有人全都撤了回來。
白起這一番操作,要說一點兒都不影響軍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可是白起似乎根本不在意壁國的軍心會不會有所動搖,他的指令幾乎可以說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且興師動眾的,可她卻不能去質疑,也不想去質疑白起。
然而白起大概早就想到了帝璽或許會因此而糾結,因此在不久之後,他就給了帝璽一個答案:他要等一個可以振奮人心而且還能重重打擊滄朔的消息。
關於滄朔大軍為何突然停滯不前,這一點白起倒是沒有給出回答。
不過關於這個問題是否有答案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過不多時,帝璽就收到了斥候發出的一份新的線報,線報表示,夜月明率領的那一支軍隊重創滄朔,與夜月明交鋒的滄朔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而且夜月明還擒住了他們的領軍大將,現在,夜月明的大軍正在往櫟陽回撤。
這個消息對壁國來說實在是個大好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帝璽頓時振奮了不少:“南陽王的隊伍什麼時候會到?”
“小王已經到了。”
帝璽怎麼也想不到,他的話音才落,夜月明就出現在了帝璽的麵前。
比起帝璽這一方麵因為三江水係的原因而滯留了滄朔大軍這麼長時間的糾葛,夜月明那邊幾乎可以說是大刀闊斧的。
當夜月明到達戰場的時候,守城的士卒已經幾乎精疲力竭了,夜月明的到來就像是雪中送炭一般,給了守城士卒最強有力的支持,而夜月明本身就是用兵鬼才,加上滄朔的士兵和建製,沒有人會比他更了解,因此與滄朔的大軍對戰,對夜月明來說實在是有些簡單得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