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實際是個非常可悲的階層。凡是曆史上有良心的中國人,大都可以歸到書生這個類別。自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中國曆史舞台上的書生大都首先是正人君子,其次才是士大夫。而這些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從屈原那裏學來的“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結果大都是自己的不得意,導致家庭的不得意。甚至會為了所謂的氣節拋頭顱灑熱血。結果卻是身死家亡。建文帝師方孝孺因為一個不草詔,被夷十族。所以後人才有“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歎。
薛強就是這樣一個書生。他為了所謂奇怪的信念,不追求金錢,不追求地位。隻求一個所謂的心安理得。薛強骨子裏也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
自己一定要好好勸勸薛強。何必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念頭毀了自己呢!
說實在,隨著書記的一班人馬紛紛被任命為處長、分公司經理,薛強的心中不是不苦悶。但是心如法師的長歎自己還牢記在心。人的命是上天注定的,誰也沒有辦法去改變。隻能去適應,去爭取提前。但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佛家所謂的一飲一啄的因果說,還是根深蒂固的。我們無法去改變,就隻能去適應。
作為**人,本來就不相信鬼神之說。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薛強卻不能不相信鬼神了。人從唯心到唯物有一個過程,同樣從唯物到唯心也有一個過程。
薛強最欣賞的詞莫過於北宋的詞人朱敦儒的《鷓鴣天》。“我是青都山水郎,天教爛漫帶疏狂。曾批給露支風敕,累奏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闋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首詞把一個書生的意境刻畫的淋漓盡致。
書生,自己還是一個書生。自己的心腸太軟,比女人還不如。因為自己的心軟,使自己多次陷入困境。“冷水未燒白沸湯,不寒不熱有溫涼。要行天下無難事,唯有身中百藝強。”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指望別人是什麼都指望不上的。
因此,薛強自己隻有去自己奮鬥。不指望任何人。別人都說老劉知恩,把薛強提拔了起來。隻有薛強知道其中的原因。老劉大恩如仇,怎麼會提拔自己呢?還是自己努力去追求的結果。目前自己到了財務副總的地步,全是省、市領導的關照。自己那時候真是瞎了眼了,幫了一個不該幫的人。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去幫書記呢?
找孫紹武,究竟好還是不好?自己心中實在沒有一點把握,也沒有一絲勝算。
再說,現在的處境非常好,何必一定要去改變呢?自己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啊?法國的路易王說的好啊:“在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但現在,自己真的能那麼安心花天酒地嗎?
誰讓自己是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特別還是一個書生!
薛強不由自己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