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婚姻離不開柴米油鹽,可隻能有柴米油鹽嗎?
劉曉芳想著這些問題,陷入了沉思。
這場家宴,讓她終於看清了婆家人的真麵目,也終於讓她失望。
於是,她做了個膽大的決定。
01
劉曉芳27歲才結婚,雖然她本人的條件很不錯,長得漂亮還高挑。
但卻奈何自己的家庭窮困,母親早早去世,父親身體患有疾病不能幹重活。
妹妹正在上高中,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於是,整個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劉曉芳頭上。
她上了高中後就輟學,進入一家裝修公司做前台。
工作不累而且工資還可以,劉曉芳十分滿意。
麵對壓力巨大的生活,她也沒有想過自己的婚姻。
但緣分就是這麼巧妙,由於工作原因,她開始與維修工張偉有了接觸。
張偉為人踏實本分,與劉曉芳在一起後,也是過著平淡安穩的生活。
所幸的是,兩人都性格溫和,不愛過分爭搶什麼。
自然也是這樣的生活求之不得。
劉曉芳看張偉對自己很好,也就隻要了兩萬彩禮,對婚禮要求也很低。
兩人本著過日子的態度,不在意這些表麵形式。
婚後,兩個人也是和和睦睦,誰先下班誰就做飯。
家務也是兩個人的,不會為此產生矛盾。
02
但是,鄉下婆婆的來訪打破了這樣的生活模式。
她來城裏找兒子兒媳,是因為在農村幹活時不小心把腰扭傷了。
張偉怕在老家養不好,就把她接過來了。
劉曉芳同意這件事,她作為晚輩,也得盡盡孝心才得體。
於是,劉曉芳很賣力地開始了伺候婆婆的生活。
早上去上班之前就做好了早飯,中午下班回來又要急迫地做午飯,晚上下班後也不得休息,因為還要做晚飯。
最初,她確實是本著要表現自己的態度,承包所有做飯事務的。
但時間一長,她也很累。
在公司忙了一天工作,到家還要忙前忙後。
可她也不敢有怨言,隻得硬著頭皮幹下去。
可讓她無法忍受的是,當她下班回來晚的時候,婆婆表現出來的不是體諒而是抱怨。
即使她身體已經沒問題了,也習慣被劉曉芳伺候著。
03
劉曉芳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問題,於是想要跟丈夫張偉分攤一下做飯的事情。
可她得到的卻是張偉的訓斥:“我工作太忙了,而且做的飯也不好吃,你就不要推脫了。”
“可我很累,你得幫我分擔一下。”
“那我也很累啊,你不能讓我累死吧?”
“可做飯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啊,飯是大家都要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