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追逐遊戲的幾個孩子正在爭搶的是一本被翻的泛了黃的 《千字文》。
顧修雖然從來不曾到訪過烏骨斯但是在早幾年戶部上書奏明的地誌中,烏骨斯是個人與野獸同居的地帶,荒涼且不開化,所有的部落百姓吃穿皆靠狩獵,沒有農耕,更別提能裹腹的糧食。
而今放眼望去,這些原本就不該如此貧瘠的土地上已經長滿了滿穗的莊稼。
烏骨斯人天生長著高顴骨,桐油色的皮膚,無論男女老少發頂的頭髮都很稀疏。他們與周人生著孑然不同的麵孔,可卻慢慢的被周人同化。
顧修騎在馬上,喚過了同樣被眼前景致吸引的小太子顧毓誠,將人一把抱到了自己的馬背跟前;“毓誠,這裏今後也是大周的領土了,這裏的百姓也會是大周的子民。若是將來你做了皇帝,你會如何相待於他們?”
“自然是與中原境內百姓一視同仁了。父皇和亞父曾經教導過兒臣,無論是南詔人,西戎人還是突厥人,他們雖然生來與大周百姓不同,可是他們現在都是大周的子民了。毓誠要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不要餓肚子,不要生病,還要好好讀書,受人教化,就像父皇和亞父照顧毓誠那樣無微不至。因為亞父說所謂子民,就是要君王視百姓為親子,把天下所有的臣民都當做自己的孩子,珍惜他們,愛護他們。”
顧修欣慰的聽著兒子的闡述,一時間感觸良多。
在他和韓墨初身邊長大的毓誠果不其然出落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
他們將會給後世留下一個仁愛,賢明的君主。
***
五日後,在烏骨斯境內整休完畢的王師軍隊穿過烏骨斯邊境最高的一座山峰後直接抵達了大食境內的交戰區。
四國混戰的隊伍都已經紅了眼睛 ,蘭竺與拂菻兩國也解除了聯盟開始內鬥。
隻不過這幾國的廝殺交戰在顧修率領的王師眼中,像極了那幾個在烏骨斯境內為了搶一本書而打得不可開交的小孩子。
火炮聲在大食的土地上隆隆的響了起來,所到之處人馬俱碎,遍地的硝煙之中隻能看得見王師軍隊明晃晃的釗金戰甲,還有迎風飄蕩的大周王旗。
小太子顧毓誠也如願以償的坐上了全副武裝的鐵皮戰車,仿佛幼兒時與兩個爹爹一起玩過的攻城遊戲。
但是當小毓誠親眼目睹了幾個人被巨炮轟炸成了血霧之後,他還是捂著肚子嘔吐起來。
在隆隆的戰鼓聲中他明白了,原來戰爭並不是什麽有趣的遊戲。
開疆拓土,就意味著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