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那蔡陽辱罵主公以被關將軍斬殺蔡陽,曹軍潰不成軍。探子來報
好好好,你先下去吧。子誠妙計果然蔡陽一死,曹軍就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了。劉備興奮的對著李智說。
多謝主公稱讚,此次能如此簡單取勝完全靠雲長以迅猛之勢斬殺蔡陽,從而達到威懾曹軍的效果,加上雲長在曹營的聲望,以嚇破膽的曹軍來說自然就沒人敢挑戰雲長的虎威了。李智道
同一時間,在許昌曹操看著眼前的戰報。啪,曹操一氣之下用力的啪嗒案桌,哼,我以下令不準為關羽過五關之事而私自尋仇,然這蔡陽因其外甥秦琪私自出兵而被關羽斬殺,若是沒死,孤少不得要狠狠教訓他一番,讓其知道在這曹營中誰做主。曹操恨恨的道
諸位以為那劉備逃往荊州一事可是真的?曹操對著眾人問道
丞相,嘉以為不假,想那劉備與劉表都是漢室宗親,若劉備投靠劉表想來劉表必會答應。劉備本事豫州牧,如今身在汝南郡卻不留在汝南壯大自己,而選擇投靠劉表想來是有能人相助。想來以劉備性格若是有壯大自己的機會是斷然不會放過的。此時走出一位文士打扮的人對著曹操說。此人正是郭嘉郭奉孝
嗯,奉孝想法與孤一樣,想來那劉備本是一位英雄苦於無人獻計而多次敗於孤手,如今得到能人想助,豈不是龍生雙翼即將衝天。此人將是孤終生之敵以。眼下諸位因當把心思放在與袁紹一戰上,眼見袁曹一戰以迫在眉睫,不知諸公有何妙計。曹操滿臉憂鬱道。
心中同時想到:關羽果然神勇,如此神勇之將恨不能為我所用,卻甘心忠於那大耳賊,想那劉備何得何人能讓關羽如此忠心,大耳賊實在是可惡。
彧以為與袁紹一戰因速戰,我軍糧草不足,不足以長久作戰,因當與袁紹速戰速決。另一文士出列道,原來是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的荀彧荀文若。
嗯,卿之所說與孤之所想一樣。可我軍糧草軍馬比之袁紹屆是不如,如何能取勝之。曹操擔憂道
明公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彧料定袁曹一戰,主公定能取勝。郭嘉說道。
不知孤有哪十勝,袁紹哪十敗。曹操滿臉期待道
一、袁紹講究繁瑣禮儀;主公自然超脫,此是道勝。二、袁紹采取的是反天子的叛逆舉動;主公做的是奉順天子以統率天下,此是義勝;三、漢朝自桓、靈以來,朝政的過失就是在於寬而不嚴,袁紹以寬縱來補救寬容,所以無法統攝;主公以猛勢糾正寬縱而使上下能熟知製度,此是治勝。四、袁紹外表寬容而內藏忌心,用人又疑人,所任用的均是親戚子弟;主公外表簡樸明易,而內心機敏聖明,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計親疏,此是度勝。五、袁紹多謀慮少決斷,錯失時機;主公得策略即果斷行動,隨機應變,此是謀勝。六、袁紹高議揖讓以收取名譽,士人中誇誇其談的多去投歸;主公以誠摯之心待人,不喜歡虛華的外表,士人中忠正有遠見、有真才實學的都願意為您所用,此是德勝。七、袁紹見人饑寒,就體恤掛念,留意於表麵,不知深究,思慮不周;主公對於目前小事,時常有所疏忽,而對於大事,則以通四海之恩澤嘉獎,皆勝過所期望的,雖有所不見,但慮無不周,此是仁勝。八、袁紹的大臣們爭權奪利,讒言互攻,惑亂不堪;主公治理臣下用的是仁道,用心細致,潛移默化,此是明勝。九、袁紹是非不分;主公是非分明,對尊者敬之以禮,對錯的繩之以法,此是文勝。十、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不知兵法要略;主公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是武勝。”郭嘉說道(這麼經典的論文,本人還是決定寫下來)
曹操聽完大喜,大笑道:聽奉孝此言,孤認定此戰必勝。
劉備帶領眾人在城門口迎接關羽得勝歸來。關羽行至離城口數十米處看到劉備率領眾文武官在城門口迎接自己,急忙策馬上前,來到劉備跟前,下馬單膝跪拜在地對著劉備道:大哥,關某不負大哥,軍師所托以斬殺蔡陽那廝,剩餘士兵關某也以軍師之計放其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