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諸侯會盟討伐董卓(1 / 1)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就和典韋練武。或和沮授.田豐一起請教排兵布陣。郭嘉有哮喘病,還吃什麼金丹,所以沒有活到40歲。不過有我在就不會有這種事發生了。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到了六月。

果然如我所料,中平六年六月,靈帝崩。後何進與十常侍爭權,何進被殺,十常侍亦被何進部將所殺。然而朝中大權卻被應詔而來的董卓所把持,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董卓因不滿少帝懦弱,故廢之,立陳留王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專權,殘暴不仁,天怒人怨,然則殘忍嗜殺,不如意者皆殺,眾臣皆敢怒而不敢言。

由於我所言逐漸得到證實,此時郭嘉等人才對我真正的敬服起來,言行舉止也越來越謙恭有禮。我不禁暗暗高興。

不久曹操因不滿董卓之倒行逆施,和王允等朝臣密謀,以獻七寶刀之名行刺,行刺不成後逃出洛陽卻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所獲。陳宮感其忠義,遂棄官與其一同前往操之家鄉陳留。不料在成皋時因操誤殺其父好友呂奢一家,並感其‘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之惡言,陳宮中途離其而去。(

血色殘劍:其實根據曆史上曹操說的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不過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貶曹的,曹操說‘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我想是自己殺錯了人自己感歎了一下,而陳宮也不是在這個時候走的,不過我是以《三國演義》為主的)

曹操回家鄉後,得孝廉衛弘資助,高舉反董大旗,召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招募了五千兵馬,先有陽平衛國人樂進,山陽巨鹿人李典等相投,同族兄弟曹仁,曹洪等各領千人相助

,後後得其族人夏侯淵,夏侯惇又領兵馬千人來投,得兵馬萬餘聲勢大振。不久操發矯詔,遍招天下英豪共討董卓。

我於是對郭嘉,田豐等人說:“現今我等毫無勢力,不得不暫且棲身於人下,諸公知我對曹操其人評價。我等現在便去投其如何。”為什麼選擇投靠曹操呢,當然啦,我現在無名無勢,要想建立個人的威名,為以後發展打下基礎。按我的個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投靠個厲害點的主公,一則少吃點虧,二則將來發達啦,要是以前在袁紹或是陶謙這類窩囊廢底下呆過,哪裏還有麵子在啊。哈哈哈!(有人說投靠曹操這點和風liu三國相似,這麼多三國有一點相近又有什麼奇怪,大家看後麵就是了!)

郭嘉等人並無異議,卻唯有典韋最是高興,“啊啊,不久就有場好戲看了,又可以殺個痛快了。”

我想道曹操此人招攬人才的厲害手段時,忙又道:“曹操之人極善收買人心,望諸公能夠善處之。”開玩笑,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班底可不能平白地讓曹操得了去。

郭嘉等人立時領悟:“我等決不負主公!”啊啊,和聰明人談話就是省力氣,一點即明也。

我笑道:“我還是很信任大家的,但大家平日可特別注意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仁,李典、樂進等其部下大將,說不定哪一日我們就會在沙場相見。”

即日,我們一行六人帶部分隨從並起程前往陳留。

由於這是筆者這一次正式創作長篇小說,才華有限,可能有不少錯誤或遺漏,故還請各位大大筆下留情,選擇溫和點的批語方式,不要罵得我沒有信心再寫。我會努力創作,不會使其變成太監的。各位大大多砸點票,支持支持我吧,小弟這裏先謝過啦!

由於本書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個熱血青年,但是在龍組以前是個俠盜,所以他的性格不同於一般的三國書中主角.可能有時候會顯得激進,無奈或是奸詐了點,但是希望大家在後麵的書中不要用一個完美英雄的比例來衡量主人公,畢竟有時侯缺陷也是一種美!

我們會不斷為你送上最新的文章的,同時也需要你的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