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聞後撫掌擊節大喜過望歎道:“子華此計大妙。有汝相助,何愁大事不能。”龍羽也聽了心裏暗暗發笑,自己在書上看到曹操就是這樣說的,自己在把這話說出來,想來絕不會出錯,隻是如今自己和曆史的這筆帳怎麼算?
不日,共有十八鎮諸侯會盟於酸棗。為:第一鎮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柚,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連同曹操共十八鎮。
操殺牛宰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其間河內太守王匡道:“今日諸侯會盟,須有一盟主。大家聽從盟主號令,然後方可進兵。”
曹操道:“公此言甚是,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史,可為盟主。”
袁紹再三推辭不得,方才應下。於是祭奠天地,然後升帳興事,準備進兵。遂命其弟袁術總督糧草,並先前鋒首戰汜水關,眾將正在議論由誰出將時,烏程侯孫堅道:“何用再議,某願為前鋒。”
袁紹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望公早奏凱旋。”
堅得令,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而去。
我突地想起史實中孫堅因袁術不發糧草而敗北的事情,便上前道:“盟主,各位將軍,文台雖勇烈,但此役必先勝而後敗。個中原由暫時還不能明言。故還請盟主派兵前往接應。”
紹等皆不信,操亦不信,我無可奈何,現在又不能明言袁術怎樣怎樣,那還不把人全得罪光,隻得怏怏退下。
下帳後回到營中,曹操便將我召去,有些詫異地問道:“子華,孫堅智勇過人,何以會先勝而後敗。子華又不肯明言根本,實令操備感疑惑。”
我苦笑道:“袁本初令袁公路總督糧草實為誤著。袁術此人嫉賢妒能,見小利而忘大義。見孫文台首戰而得勝必不肯發糧草支援。江東軍無糧,焉能取勝。但此事現在卻不能為外人道也。”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就是郭嘉等人也所料未及,曹操悚然道:“公所言甚是有理。恐怕孫文台非敗不可了。但吾等皆為盟軍,既知其必敗,就無論如何也須助之過此難關。子華公智勇過人,就領本部人馬前往相助如何。”我應道:“龍羽願往。”
看來,這時的曹操還是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嗎!
辭別曹操,我便率典韋前往汜水關增援,
(
我會不斷為你送上最新的文章的,同時也需要你的多多支持!看在我嘔心瀝血為大家一天三四更的份上請大家多多的點擊、多多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