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著飽嗝站立在養心殿的外麵,我這才知道給皇帝煮飯用的水用的是京西玉泉山的泉水。煮飯用的米是專人培育的,黃、白、紫三色的老米,真他媽的香,恩,比響徹中外的黃河大米還要好吃,羊肉、牛奶是宮中專門部門提供的極新鮮的,我吃著羊肉,心想:要是有一瓶啤酒就爽歪歪了,其他的雞鴨魚肉,燕窩熊掌,時令蔬菜,各種山珍海味、奇珍異果應有盡有。伺候的太監宮女,流水線般的上菜撤菜,一共上了不下幾十道菜品,我甩開腮幫子打吃大嚼,周圍的太監宮女看的眼睛都快要掉出來了,怎麼小皇帝像是沒有吃過飯似的,如此惡劣吃相的皇帝亙古未有啊。
後來又端上來水果,作為飯後點心,最讓我不爽的是我在吃鮮荔枝時,竟然有一個家夥在我邊上數數,最後不數了,我一問才知道,這鮮荔枝是極為貴重的貢品,數量有限,誰吃了幾個,都要立即呈報皇帝,同時有人數數,記帳,總數多少,每日摘下多少,脫落或爛掉的多少等等,都記載得非常詳細準確。因為見到我將庫存全部吃完,所以才不數了,我狂暈,這才想起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確實是長在南方,前世飛機火車什麼都有感覺不到什麼,這荔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則香味盡去,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他媽的,老子不成了禍國殃民的楊姐姐了嗎,我發誓不再吃這種水果。以此明誌,唉,別了,我最愛的荔枝!
吃飽喝足,我帶著心腹侍衛陳倚出了養心殿,跑到了兩個太後的住處,連哭帶鬧,說是見到這個侍衛的武藝高強,一定要找陳倚這個侍衛陪著我玩,經過一番爭執,終於搞定,我現在是人小言微,趁著年紀小,不要臉就不要臉吧。成大事者首要條件就是要臉皮厚,這是我三十五年才悟出的真理啊。
然後又在外麵遛了幾圈,回到了養心殿,我扶著白色大理石的欄杆,想起了心事。
這養心殿原是康熙的書齋,雍正搬到這裏後,清代諸帝都把這裏當作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皇帝在前殿辦理庶政,召對引見。穿過甬道,就進入了後殿——寢宮。這是皇帝的臥室,皇後、妃嬪等人隻有在皇帝召幸時方可入內。緊靠皇帝臥室的有耳房和圍房,東耳房體順堂是皇後被召見來侍寢前的臨時住處,西耳房燕禧堂是皇貴妃侍寢時的臨時住處。她們平時都住在東西六宮中自己的宮室內。圍房是等級更低的妃嬪們侍寢前的值房。傳雲皇帝召幸妃嬪,由太監馱入寢宮,純屬無稽之談。
皇帝的龍床,一在西梢間,一在東梢間。龍床上掛滿了裝有香料的荷包和香囊。
我現在是沒有妃子了,他媽的,看著這些大床我就來氣,不是,應該是來火,我都三十五了還是處男,一想到我還要忍十幾年不由得打了個冷戰,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後、妃、嬪等最多,有五十五位。乾隆帝有四十一位。光緒帝最少,一後二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