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艱難的崛起 第三十五章 大秦直道(1 / 2)

第二日清晨,秦陽和李昭迎著微露的晨曦從榆林出發,不消半個時辰就越過舊趙魏秦邊境長城上了秦帝國“直道”。雖然秦陽在原來的時空對秦帝國的各大工程都有所了解。特別是秦“直道”的遺址,秦陽甚至都到實地看過。但是當他真正站在秦帝國“直道”上時,他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天是藍藍的,雲是白白的,毛烏素的沙地是黃黃的。一條足足有二十餘丈寬以黃土砂石石灰遝築的大路逶迤北去,仿佛直通到了天邊。卯時的太陽還沒有多少的熱量,一陣微風吹過路麵帶走了些許塵土,就更顯了“直道”的光潔和厚實。

秦陽呆呆地看著,他知道這隻是平地的“直道”,史書上記載秦“直道”之最壯觀者在於途徑山地的大道幾乎都在山脊修築,史家稱之為“沿脊線”。其遺址路基的寬度在十五丈至二十五丈之間不等,其彎度半徑不少於十五丈,足見其宏大的規模。在後世考古發現秦直道自陝西淳化(古雲陽)北部的秦林光宮(即漢甘泉宮)北門始,向北,經旬邑、黃陵、富縣、甘泉、誌丹、安塞、榆林等地,再經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東勝、達拉特旗至包頭。道路全程直線距離約700公裏,已發現遺跡的道路全長約750公裏。

秦陽不知道在這個沒有任何機械的時代是如何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修出這樣一條曠絕古今的大道來的。

“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穀,千八百裏,道未就。”秦陽低聲吟起了《蒙恬列傳》裏的這句話。

“兄弟,你怎麼了啊?你說的什麼呢?”李昭見秦陽一上直道就莫名其妙地發起了呆,還說著這聽不大懂的怪話,不由地有些當心起來,他的臉上滿是疑問。

“哦,沒事,我從沒有見過這直道,今日一見很是吃驚,倒是讓大哥見笑了。”八九十年以後司馬遷才出生,他在《史記》裏說的話李昭又怎能聽得明白?秦陽見李昭發問急忙隱飾道。

“哈哈,始皇帝治下修長城,築馳道,築直道,決通川防,疏浚河渠,建阿房宮哪件不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兄弟你少見多怪了。”李昭很不以為然。

“隻是,隻是苦了天下黎民了。”秦陽黯然道。

“那又如何?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他是皇帝,誰又能阻止他?”李昭的話裏已經隱隱有了些怒氣。

“皇帝也許隻是求治太急罷了。決通川防,疏浚河渠對天下庶民還是益大於弊的。這直道和長城現在也許看不出什麼來,其實依我看始皇帝是為了要對付匈奴人的。”秦陽見李昭發怒,竟然身不由己地為始皇帝辯護起來。

“對付匈奴?此話怎講?”李昭有些疑惑。

“大哥但想一下,秦一統天下前哪幾國異族外患最烈?”

“當是秦趙燕三國。”

“又是哪國更甚之?”

“燕國東胡外患不足懼;秦多受匈奴襲擾但軍力雄厚,又於九原屯重兵以抗匈奴,匈奴尚不敢輕易攻擊;倒是趙國北有林胡餘部,西北又是匈奴,應為最受異族外患困擾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