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啟看到自己想要任用的那幾個人的情況之時,有一種想要撞牆的感覺,因為這三個人都沒有一點讓他覺得應該放心的感覺,而是給他心裏的陰影更大了。並不像真實的曆史上劉啟選用合適的將領,很快就平定叛亂了。
原本應該趁此機會複起並且封侯的兩個人欒布和周亞夫現今都躺在床上,而作為其中關鍵人物的袁盎則被關在監牢,欒布現今雙腿已失,隻能夠坐著輪椅,當年那個敢於冒著高祖之怒給彭越收拾屍體的欒布已經看不到了,換之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翁,如果說吳王劉濞在高祖時期是一個小將,屢立戰功。那麼欒布就是高祖時期的一個大將戰功卓越。因此欒布也是在戰爭經驗上能夠同劉濞相比的人之一。
欒布秦末漢初梁人。與西漢開國將領梁王彭越為布衣之交,相隨周遊。曾被販賣至燕地為奴隸,後為燕王臧荼部將,隨其反叛,兵敗被俘,梁王彭越將其贖回,為梁大夫。彭越被殺,欒布違命前去收屍被捉拿,他義責漢王,最終被釋放,並被任命為都尉。漢文帝時曆將軍。欒布最有名的事情便是當年為彭越收屍,當初漢王召見彭越,以謀反的罪名責罰他,誅滅了彭越的三族。之後又把彭越的頭懸掛在洛陽城門下示眾,並且下命令說:“若有敢來收殮或探視者,便逮捕之。”這時欒布從齊國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況,在彭越的腦袋下麵彙報,邊祭祀邊哭泣。官吏逮捕了他,並將此事報告了皇上。皇上召見欒布,罵道:“汝欲同彭越一同反叛?孤禁令不得收屍,汝竟敢為其收屍,何意?如此便是謀反,來人將其烹掉。”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欒布走向湯鑊的時候,欒布回頭道:“願一言而死。”皇帝:“何言?”欒布道:“方上之困於彭城,敗滎陽、成皋間,項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與漢合從苦楚也。當是之時,彭王一顧,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且垓下之會,微彭王,項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傳之萬世。今陛下一征兵於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請就亨。”正因為此事,欒布的名聲傳遍天下。
但現在的欒布卻不能夠那麼豪氣了,並不是因為欒布年老,而是因為現在的欒布隻能夠和孫臏一樣坐著輪椅過日子了,這對於一個英雄豪傑來說是一件極為受打擊之事,且欒布已經近百歲了,這一次的打擊對他來說十分的沉重,接連兩年都沒有恢複過來,最重要的是他並不清楚什麼人會來刺殺自己。
其實同他過的一樣慘的還有周亞夫,周亞夫在曆史上可是平息七王之亂最大的功臣,真實的曆史上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叛亂。周亞夫以中尉代行太尉的職務,領兵向東進擊吳、楚。周亞夫對景帝道:“吳楚勇猛,行動迅捷,吳難以同敵軍正麵取勝。因此臣想讓梁國拖住吳兵,再率兵斷絕吳楚糧道,便可製服吳楚。”景帝同意了這個戰略建議。太尉周亞夫調集軍隊在滎陽會合,這時吳國軍隊攻打梁國,梁國告急,請求援助。周亞夫卻領兵向東北急行至昌邑,深溝高壘進行防禦。梁國每日都派使者請求援助,周亞夫卻堅守營壘不去救助。梁國向景帝上書,景帝派使臣命令太尉救援梁國。周亞夫卻不執行,堅壁不出,而派弓高侯韓頹當等人率領輕騎兵斷絕吳、楚後方的糧道。吳兵乏糧,饑餓難當,多次挑戰,周亞夫終不出擊。夜晚,周亞夫軍中突然驚亂,互相攻擾,甚至鬧到了太尉周亞夫的營帳之下,周亞夫始終高臥不起,過了一會兒,就恢複安定了。後來吳軍揚言要奔襲周亞夫軍營的東南,而周亞夫卻派人戒備西北。不久吳兵果然以其精銳攻打亞夫營西北,不能打下。吳兵受饑忍餓,戰鬥力極弱,便引軍撤退。周亞夫於是派精兵追擊,大破吳軍。吳王劉濞丟掉他的大部隊和幾千名精兵逃跑了,躲在江南的丹徒縣。漢兵乘勝追擊,俘虜了他們,吳軍全部投降。懸賞黃金千兩捉拿吳王。一個多月以後,東越人斬下了吳王的頭前來報功請賞。這次平定吳、楚之亂,曆時三個月,可謂神速。這時將帥們才領略到了太尉周亞夫的計劃謀略得當。由於這次平亂,梁孝王劉武因亞夫不救梁,與太尉周亞夫有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