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一下,馬上就好。”
錢老太掀開鍋蓋,舀上一杓酒釀放在鍋裏,加水煮開後下圓子,而另一邊的蒸籠上放著粽子,兩個是一塊做好的,她挨個倒進木碗裏,端到他倆麵前。
酒釀圓子的味道自然不如他們在家自己做的,但酒釀清甜,熱氣騰騰的還算不錯。
葉瑜晚上沒吃飯,而剛剛吃的那個燒餅夾肉顯然是吃不飽的,因此一碗酒釀圓子下肚就輕舒口氣。
許是因為他們安靜,錢老太和兒媳對話的時候沒有避著他們。
錢娘子說:“我去官府打聽了,附近還有些沒主的攤位,咱們要不湊湊錢租下來吧。”
錢老太歎口氣,“可是靜哥兒才剛交了束脩,家裏實在沒有餘錢。”
錢娘子聞言懊惱道:“早知就不佔便宜了,盡早把那處租下來就沒這麽多事。”
“唉,誰能想到啊。”錢老太悔不當初。
她們也沒什麽壞心思,隻是抱著人人都有的僥幸心理,想著免費用攤位,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葉瑜默默把這件事記在心裏,他們日後若是要建設市場,就得把完善製度放在首位。
他倆付過錢就離開了,錢老太她們縱然可憐,但想想這也是因為她們自己抱著僥幸心理,如果能早日付租金,就絕對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晚上逛夜市的活動就止於吃完一碗酒釀圓子,到底時候已晚,得早點回去休息。
一夜無夢。
第二日葉瑜才剛起床就得到消息,距離望祀城最遠的晨輝城等幾個南方城池的使者也都到達了,因此林城主決定明日一早就開始集會。
葉瑜對此樂見其成,畢竟早日結束他們也能早日各回各家。
第146章 盟約
進行集議的地方定在城主府, 葉瑜他們一行四人過去時就看到淮陽城眾人已經到了,謝賢謝叔也在其中,他們一共來了三個人, 個個都是一襲儒衫, 想來幾乎都是淮陽書院的讀書人。
通過謝叔作為連接, 他們兩方理所當然地互相認識了,領頭的使者是淮陽書院的副院長,同時也是淮陽城的副城主,姓文, 人如其名,是個文質彬彬的人,隻是短短幾句交談,葉瑜就能看出他學識極為豐富,與他交談的時候, 連談吐都不由得注意起來。
說起來他們也沒有什麽可以談論的, 最多就是寒暄兩句,說一說天災發生後的事情。
其中葉瑜著重詢問了他們那裏發生的天災類型,結果不出他所料, 果然最先開始的就是幹旱, 非常嚴重的幹旱, 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因為這個原因離開了淮陽郡,選擇逃難去其他地方,而剩下的人裏有一半都沒能熬下來,再加上全國範圍的地震,導致死者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