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在最適合出任務的年紀急流勇退到二線,後悔嗎?
我的回答是,當然不。
這是我從我媳婦兒身上學到的另一件事,從認識她開始,她無時無刻不在啟發著我。
我知道杜老曾經交給我媳婦一個傾盡畢生之力需要去完成的任務,就是傳承。
這兩個字看似簡單,但背在身上卻仿佛千鈞重,從老一輩手上接過“它”,不僅僅是收兩個弟子,把功夫傳下去那麼簡單。
剛剛被聘請為帝都大學老師的時候,她很焦慮,明明以前總是信心滿滿的人,那段時間為了備課,為了更好地把自己腦子裏的東西塞到別人腦子裏去,她想盡了辦法。
後來,我發現她越來越放鬆了,就去向她討教方法,跟自己媳婦兒求教,不丟人。
或許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我都會記得她說的那些話。
她說:“傳承,其實並不是說我們要教出一個或者多個優秀的弟子,也不是說我們要殫精竭慮每個人都去教,都去讓他了解,一旦陷入這兩個誤區,就會很累,而且成果非常低,我的理解是,廣撒網,遍撈魚。”
“傳承這件事,無非是讓經典不消逝,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東西,並且發揚下去,那麼,普遍撒網,挑有天賦的人重點教學,既可以讓資質平庸者去了解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常識理論,又能讓真正適合做這一行的人學到精髓,我相信在我退休的時候,一定能交給師父一份滿意的答卷。”
事實證明,不用到退休的時候,從她把杜老帶進實驗室,培養出一個又一個業界的優秀從業者,桃李滿天下,就已經是她對“傳承”兩個字最好的答卷了。
那我的“傳承”又是什麼呢?
客觀來說,我的軍旅生涯有兩位老師,第一位就是部隊,培養我把我教導成一個正義、果敢又有能力的人;第二位,不可否認的是赫連雄。
在他手底下時,兩次魔鬼訓練讓我的能力突破了在軍營時的桎梏,往更深更遠的方向發展。
如果我一直衝在一線,在黃金年齡的這幾年,能完成的任務有多少?
我固然可以給我一起出任務的兄弟一個安全保障,那不跟我一起出任務的兄弟呢?
黃金年齡也就這兩年,過了這兩年之後,有多少特種兵還是在一線苦苦掙紮,榨幹自己最後一絲價值,甚至到最後連軍營都留不得。
所以我選擇了急流勇退,跟隨媳婦的腳步,開始廣撒網,遍撈魚。
除了部隊特招進特種部隊的,普通兵種其實也不乏好苗子,他們或許隻有一項特別突出,但隻要有這一項,就是進特種部隊的敲門磚。
與其靠著極限的單兵能力去完成無休止的任務,不如在壯士暮年之前把這些能力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接替我們這些前人,讓他們在一次次特殊訓練中提升生存的能力,在最佳的黃金時間為國家為群眾發光發熱。
既然已經選擇了自己最正確的道路,我又有什麼好後悔的?
隻是身在軍營,無論在什麼崗位,總是不能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能悠閑在一起的時間隻怕也是退休以後了,那時候又還有多少年活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