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薑紓和桑桑,這兩個楚溪客最愛的家人一起笑著點點頭。
楚溪客頓時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排骨要洗淨、焯水、炒糖色。
這個時代糖很珍貴,尤其是綿軟的白砂糖,在市麵上幾乎看不到,楚溪客翻遍整個灶間才找出來一小罐紅糖疙瘩,是當初原身喝不下苦兮兮的湯藥,薑紓斥巨資買來的。
楚溪客嚐了一口,咦,不僅不甜,還有點苦,幹脆沒用。
不炒糖色也沒關係,他可以用意念加持!
排骨燉上之後,就可以做麵條了。燜麵的話,楚溪客更習慣用圓麵條,這樣受熱更均勻,燜出來的麵條軟硬更為適中。
依舊是抻麵,不過不用抻到龍須麵那麽細,澆上香油拌一拌,然後均勻地鋪到排骨上。
對了,放麵條之前要先放菜,從前楚溪客習慣放土豆或南瓜,眼下都沒有,幹脆剁了幾塊胡蘿卜進去。
等到蘿卜燉得軟糯,麵條吸飽了濃香的湯汁,鍋底將將燉幹的時候,香噴噴的排骨燜麵就可以出鍋啦!
蘿卜塊如南瓜一般軟軟糯糯,咬上一口,透出絲絲甜味。麵條更是勁道爽口,貼近鍋邊的地方像鍋巴一樣焦香酥脆,別有一番奇特口感。
雖然缺這個少那個的,楚溪客卻覺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吃,想來就是美好心情的加持了!
剩下的就是蒸涼皮了。
這個比較簡單,澱粉水是洗麵筋的時候就預備好的,隻需找個平整的盤子,稍稍抹點兒油,倒入澱粉水,隔水蒸一下就好。等到澱粉水凝固之後,稍稍鼓起就能迅速撈出,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總之,隻要不怕燙,就能揭得開!
一層層晶瑩剔透的涼皮自然晾涼,楚溪客趁著這個時間砸了蒜泥,挑了紅油和麻醬兩種澆頭。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放眼全大昭,楚記小燒烤的紅油和麻醬也稱得上是頭一份!
麻醬還好,隻需將芝麻炒香慢慢研磨,濃稠香醇的芝麻醬就能做出來。關鍵是這紅油,缺少了最重要的一味食材——辣椒。
楚溪客研究了好幾個方子,最後用茱萸代替辣椒,加上花椒、八角等輔料,調配出一種楚記版“紅油”。
別說,微辣的紅油和著香醋與蒜泥往涼皮裏一拌,還是極受歡迎的!
“阿翁,排骨燜麵出鍋了!涼皮也拌好了,洗洗手過來吃吧!桑桑也要擦擦小爪子哦!”
元氣滿滿的聲音穿過竹林,溜進隔壁大宅。
雲字輩四人組頓時不淡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