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前來參觀的百姓,進門的時候都拿到了一個投票牌,隻要看到喜歡的作品就可以投上一票。

原本很多百姓就是過來瞧瞧熱鬧,畫看不懂,就覺得吧,這種走來走去、假裝欣賞的感覺真不賴。

走累了就到院中的小亭子裏歇一會兒,有暖烘烘的小火爐,還能喝上一盞免費的香飲子。

尤其是,還能投票!

從前他們遇到這些讀書人都是躲著走的,生怕自己身上的泥點子弄髒了人家的學子袍,沒想到有生之年還有機會給他們投票。

懷著某種敬畏的心態,百姓們選擇起來異常謹慎,很多人都是反反覆複看了好幾遍,最後才下定決心把票投給誰。

獲獎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充滿野趣的《牧童黃牛圖》,也有意境深遠的《華山論道》。

頒獎的時候,百姓們都過來圍觀,看到自己選中的作品被念出來,大夥齊齊歡呼起來。

那些創作者原本心裏還挺不是滋味,覺得自己的作品被“褻瀆”了,然而此刻,對上一雙雙善意的目光,看著百姓們淳樸的笑臉,很多人的內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他們畫畫是為了什麽?

孤芳自賞嗎?還是借此成名?

倘若能畫出讓那些“不懂畫”的人都喜歡的作品,是不是也是另一種意義的成功?

後世研究表明,就是從這一年起,大昭國畫的創作風潮開始發生轉變——從前是樹立一個權威,一窩蜂地模仿;自此之後,衍生出不同的流派,百家爭鳴,各自繁榮。

有一對年輕夫妻,原本是閑來無事帶著娃娃過來逛著玩的。

回家的路上,娃娃突然說:“我也要好好練習書畫,將來請平川王殿下也把我的畫掛在這裏。”

男人笑著說:“學書畫有何用,能賺錢嗎,能做官嗎?”

孩童想了想,說:“暫時不知道,但是,這個畫展可是平川王殿下辦的,既然平川王殿下能辦,肯定有用。”

男人覺得有道理,哈哈一笑:“那就學吧!”

好在,如今他們吃得飽,穿得暖,夫妻兩個都在棉紡廠工作,賺來的銀錢給孩子買些畫紙顏料還是夠的。

這一日,產生類似想法的孩童有很多,開明的父母也不止這一對。

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平川城的風光、尋常百姓的生活、習俗與風物的變化,乃至大昭的大好河山,都會借助他們的筆一一呈現給後人。

這就是傳承了。

***

畫展總共持續了十日,每一日都有不同的作品展示,也會有新的作品獲獎。

第一日的時候,由於知道的人不多,或者即使知道也沒覺得和自己有什麽關係,所以前來參觀的百姓很少。

自從知道可以投票後,從第二日開始,平川學院的門檻險些都要踏破了,甚至到了後麵,還有一些臨時趕過來的書畫商人,試圖就著這個熱度撿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