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張學生卡隻能用一次,但是平日裏的油鹽醬醋啥不是錢,裏打外出當真能剩下不少了。

這還不算完。

楚溪客還說了,若是外郭的村戶,有三個以上的孩童讀書,優先安排搬入城內居住;倘若原本就住在城內,家中大人符合條件的可安排進楚記或棉紡廠工作。

相反,若有人原本就在官辦工廠上班,卻不讓家裏的孩子上學,嗬嗬,懂得都懂。

有了這出連環計,平川境內的孩童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去上學了。

雖然一些百姓起初老大不情願,但真正看著孩子們穿著整潔的校服,唱著嘹亮的校歌,精神抖擻地進出學堂,到底是欣慰的。

楚溪客並沒有強迫每個孩子都去學四書五經——畢竟他自己都不怎能學會,而是在五經學堂之外又設置了技能學院。

年齡大一些的少年,或者家裏希望孩子盡早學一門手藝的,就送進了技能學院。

就像黃丁班的同窗們當初所期盼的那樣,平川境內的所有學堂和學院不是按家世分班,也不是按成績,全憑專業劃分和個人意願。

正式開學那日,黃瑜險些落淚。

當初在長安太學,楚溪客跟同窗們說這些的時候,他還以為要很久很久才能實現,沒想到,這麽快就親眼看到了。

其中,還有幾位同窗成了學堂的先生。

他們的平川王殿下,從未讓身邊的人失望過。

***

哈桑坎穆爾來了。

這位高大英俊的青年人,曾經以護衛的身份陪同勃律小王子來到平川。那時候他的國家貧窮得連春播的麥種都買不起。

關鍵時刻,是楚溪客拉了他一把,送給了他麵條機和榨油機,還有珍貴的配方。

對方也不遺餘力地履行著這份盟約,凡是經過坎巨提的大昭商隊都會得到最高的禮遇。

坎巨提每年都會派使者前往平川,送來楚溪客需要的種子或植物。

這一次,是哈桑將軍親自帶隊。

哈桑麵貌英武,笑得卻有些靦腆:“我王收到了殿下的書信,非常感激您的慷慨,讓我親自送孩童們過來。”

不久前,楚溪客給坎巨提的國王送去書信,介紹了平川學堂的情況,並主動提出了“留學生派遣計劃”。

說到底,也是為了鞏固盟友關係,並且培養對彼此更為友好的下一代。

眼下,楚溪客看著哈桑身後區區幾十名孩童,疑惑道:“貴國國主的回信中說,會把坎巨提未滿十歲的孩子都送來,這是又改主意了?”

哈桑搖搖頭:“這就是全部了。”

坎巨提本就是個小國,依山而建,土地貧瘠,還總被周邊各國欺負,孩子們能順利出生並活到成年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