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書:
現在的李世民文有沮授,陳宮,孫乾;武有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張燕,管亥。更有騎兵兩千多。步兵近八千。可謂是有了不小的資本。
“主公,賊將波才屯兵長社。雖然賊眾有五萬之眾,真正的可戰之兵也就三萬人。可把兵馬分三部,一部依托中牟,一部依托穎川,一部依托依托許昌。三麵合圍,半月後,黃巾必亂。”。陳宮是新來的,當然要獻計的。
“主公,屬下附議。”。沮授也是省事了。
“好!就由公台,子龍,張燕領一千騎兵,兩千步兵,部署在長社以北。公與,雲長,管亥亦率一千騎兵,兩千步兵,部署在長社以南。公佑,翼德,子義與我,在長社以東。”。
諸人拱手應諾。
…………………
“公佑,出個榜文,大概意思是招賢納士。不拘小格用人才。你看著弄。”。
孫乾應諾。
波才軍大營。
“將軍,我軍的糧草已不足十日。如果不打破官軍的包圍,隻有向西進入大山裏。”。波才手下將領廖化。
“廖將軍,官軍三路,難道都是精兵強將嗎?”。波才語氣不善。
“將軍,官軍三路都是精兵強將,試過幾次,都失敗了。”。
“那要我軍,全力攻擊一路,勝算有多大?”。
“三路兵馬都有騎兵,很快就能支援。”。
“將軍,不如我們降了吧?”。周倉起身道,看到關羽之後,這周倉就想去給關羽扛大刀了。
“你敢亂我軍心,推下去斬。”。波才大怒。
廖化,裴元紹等將,馬上下跪求請。才免。但是打了四十軍棍。那是皮開肉綻。
諸將都去看望周倉傷勢。一一走了之後,唯周倉,裴元紹留了下來。
“大賢良師都死了,周將軍說的對,這樣下去,隻有死路一條。”。裴元紹馬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我與管亥,有過幾麵之緣。不如我去見一見。”。廖化與管亥都當過黃巾力士。
……………~~…………
“關將軍,這位是廖化,廖元儉,乃我好友,今他聯絡了些黃巾將領,想棄暗投明。”。管亥帶著廖化前來。
關羽一聽大喜:“你可帶廖化,前往拜會大哥。”。
………~………
管亥領廖化來見李世民。
噢!原來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也是一名將。不錯,不錯。
當即就商議了細節。
是夜,裴元紹在營中放火,廖化等接應李世民的三路兵馬。
“怎麼回事?”。波才從睡夢中驚醒。馬上出帳,大營四周火起,喊殺之聲震天。便抓住一個黃巾兵士:“發生了何事。”。
黃巾兵士剛要說話,就被一箭從背後穿心。波才大驚,連忙找戰馬,準備逃跑。被裴元紹一刀斬殺。然後命人大喊:波才死了,波才死了。
抵抗勢頭,越來越小。大多投降或被俘虜。
……~~~……
“主公,招賢納士,可知兗州有一賢士?”。陳宮見李世民之誌不小。
“公台,所說何人?”。
“此人與某同郡,乃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李世民大喜。:“我也聞名久矣。”。
“某願為主公去請之。”。
“有勞公台了,我差子義與你一同去。”。
數日後,程昱來見。:“某孤陋寡聞,當不得如此,公豈不聞,穎川名士,冠絕天下。”。
“仲德所說,某也知曉幾人,但我官職低微。恐其不來。”。
“公,如今以弱冠之年,就是驍騎中郎將,廣陽郡太守。黃巾平定之日,公必封侯拜將,牧守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