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我擦,這不比博燃(1 / 2)

“張麟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神仙文案,也許若幹年後回想起來,這段開場白是記憶最深刻的點之一了吧!”

“愛了愛了,已經錄入到張氏作文素材裏了[打call]”

“中文才能有的這種氣勢!彩!”

“太絕了太絕了,我要是語文老師,我就讓學生們全文背誦並默寫張麟的文章,用到作文裏絕對拔得頭籌?(???)”

“感動想哭,大概是張麟的文案觸動了我刻在DNA上的東西”

“什麽是文化自信,這就是文化自信,她是千年文脈的傳承給我們的自信,是流淌的炎黃血脈給我們的自信”

“中文真的好美!!!!這種開場白英文可怎麽翻譯!!!”

“聽個文案,聽得我雞皮疙瘩滿天飛[微笑]”

“……”

評論區沸騰炸裂,一如第一期時那般。

舞台上,渾身仿佛在發光的張麟,在所有人震驚的注視下,繼續著他的滿分表演。

身子微側,轉身指著隻有節目log的大屏介紹道:“這尊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是今年第四十一個國際博物館日,故宮博物院展覽的一件重器。

青花瓷全身藍地白花的海水江崖紋,為明永樂年間的明代宮廷禦用瓷器。

它生於紫禁城建成的歲月。

爐身上的紋飾,訴說著江山永固的偉大理想。

六百年倏忽而過~

站在人類歷史、世界文明的格局上。

繪於其上的海水江崖紋飾,不僅隻在寓意江山安定,也將賦予“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全新時代內涵。”

嘩嘩嘩~~~

掌聲響起,為這一段出口成章喝彩。

任誌鴻老師、康暉蕫卿他們亦是頻頻點頭。

賦予文物全新的時代內涵,實在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論點。

今晚,張麟這哪是在比賽?

分明就是在下鄉扶貧嘛!

相比上一期,這一期更顯斷層碾壓的既視感!

哪怕專業評審席上的大佬,聽著也覺得靈光乍現,大受啟迪。

目視前方,張麟不停道:“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文博、歷史產生興趣,願意親自到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

打卡博物館,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熱門的娛樂方式之一。

許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是為了探索歷史與文化的魅力,給自己加一頓精神上的“營養餐”。

有人是為了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探索城市的文化底蘊。

也不少年輕人在博物館中被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所觸動,獲得了穿越時空的文化體驗和情感共鳴,也折射出的是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並且,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將一些古典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生活中。

在國家實力背書的前提下。

這其實是當代年輕人尋找自我,尋找文化認同,在古典文化中尋找區別於西方文化的獨有的審美態度。

美學大師宗白華曾說過:作為華夏的欣賞者,不能沒有民族文化的根基。

外頭的東西再好,對我們來說,總有點隔膜……

華夏藝術,無疑是一個寶庫!”

這一段沒有多麽華美的辭藻。

隻是娓娓道來,卻也聽得眾人頻頻點頭。

不得不承認,張麟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