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如果是別人說,雅典城裏的希臘人未必會信,可是李昂不同,在他手上,有著數千萬條人命,稱他為古往今來第一殺神也不為過,他說出的話,絕對言出必行。
似乎是應證李昂那殺人魔王的名號一樣,在三天之後,淪陷溫泉關後被唐軍俘虜的八千餘羅馬人,就在雅典城前由唐軍中的希臘籍士兵砍下了這些俘虜的腦袋,並用他們的屍體築成了數座人頭京觀。
如此冷酷而血腥的示範讓雅典城內的希臘人不寒而栗,他們知道,如果他們不按照李昂的話去做,那麼等到雅典城被攻破的時候,他們將和城裏的羅馬人一樣,被砍下頭顱,築成人頭山,死後連靈魂都不得安息,於是雅典城內,暗流開始湧動。
對於城中希臘人的異動,羅馬人自然清楚,事實上當李昂下令在城外屠殺俘虜的時候,羅馬人的將軍就知道了李昂的意圖,並早早派出了部隊在城中各處要地鎮守,尤其是希臘人的仆從軍,更是他們防範的重點,羅馬人自殺俘日後,便開始解除他們的武裝。
一開始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在羅馬人的將軍看來,隻要解除希臘人的威脅,他們依然能夠堅守住三麵環山的雅典,即使唐軍攻下雅典,也要讓其付出不小的代價。
不過世事往往不遂人願,在羅馬人開始解除希臘人仆從軍武裝的第三天開始,雅典城中忽然起了流言說羅馬人打算在解除希臘人仆從軍的武裝以後,會將這些對他們構成威脅的人全部殺掉,羅馬人甚至有打算殺掉城中所有希臘人的意思。
沒人知道流言從何而起,可是毋庸置疑,這股流言讓雅典城內湧動的暗流爆發了,剩餘的希臘人仆從軍在羅馬人做出反應之前發動了叛亂,他們和羅馬人訓練有素的軍隊發生了激烈的交戰。
盡管希臘人的仆從軍不少,可是論戰鬥力,他們並不是羅馬人的軍隊對手,從一開始他們就被預先有防備的羅馬人給壓製住了。
在希臘人的仆從軍發動叛亂之始,雅典城內的平民並沒有響應,畢竟羅馬人的武力威脅對他們來說最為直接,但是盡管如此,雙方之間的火藥味已經極其濃重,而駐守於街道的羅馬士兵的精神也處於緊繃狀態,在他們眼中,每一個平民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暴民。
在這樣的情形下,隻需要一個小小的摩擦和意外,就能讓一切徹底爆發,於是崔浩早就安插在雅典城中的密探此時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盡管他們不能和崔浩取得聯係,可是能夠被留在雅典當密探的,又豈會是泛泛之輩。
這些希臘籍的密探們化妝成平民襲擊了一處羅馬人在街道上設立的崗哨,以極其殘忍的方式殺死了崗哨中的羅馬士兵,並故意放走了一個活口。就這樣,一直被壓抑的平衡被打破了,駐守這一街區的羅馬人開始了他們的報複行動,然後衝突爆發了,在密探們有意識的引導下,雅典城裏的平民開始了暴動。
羅馬人的將軍們不斷接到了部下軍隊受到襲擊的報告,此時的他們再也難以保持住冷靜,而且事態的發展也容不得他們有半點的猶豫,於是駐守在城牆的精銳軍團被調撥到城中進行鎮壓,接著屠殺開始了,對於羅馬人的士兵而言,屠殺平民他們並不是第一次幹,更何況雅典城裏的希臘平民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民,不殺了他們,他們就會受到威脅。
雅典城裏燃起的火光照亮了黑夜,這一切很快便為唐軍所知,對於大部分的將領來說,雅典城裏發生的變亂正適合他們進攻,可是李昂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按兵不動,壓下了將領們的請戰,一切都等到天明再說。
沒人猜得透李昂的心思,除了獻計的崔浩以外,就隻有自戰場上領悟了自己的職責的曹子雲知道李昂的真正意圖所在,他的師父是要借羅馬人之手屠殺雅典城裏的平民,以激化希臘人和羅馬人的民族仇恨,同時也是借機削減希臘人的人口,他們並不是來解放希臘的,而是吞並,那麼作為本土居民的希臘人,自然是越少越好,隻不過希臘人一直和漢人和睦,就隻有找羅馬人做這把屠刀了,崔浩所獻的計策盡管狠毒,可是李昂卻毫不猶豫地采用了,對曹子雲來說,這就是身為上位者所應該具備的品德,一切都隻為本國和本民族的利益,其餘的皆可殺可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