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一起到餘生(1 / 3)

在燕離的忽悠之下,兩個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了他們的學習生涯。

林大儒確實是一位擅長育人的好先生,兩個孩子自從跟著林大儒學習,就在以著極快的速度成長。

這一點,顧青秋和燕離這做爹娘的看得再清楚不過。

兩個孩子不僅跟著林大儒學習,燕離在處理政事之時,還時常會將他們帶在身邊。

用燕離的話來說,兩個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並不懂政事,可從小耳濡目染之下,他們往後再接觸政事定會容易許多。

可這些,卻讓朝中許多大臣頗不讚同。

“皇上,太子殿下將來要繼承大統,能由皇上和林大儒悉心教導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可初陽 公主……”

“曆來後宮嬪妃、公主都不得幹政,皇上此舉,說不得便會讓公主生出與太子殿下一較高低之心……”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皇上三思啊!”

“……”

對此,燕離隻淡淡說了一句。

“還記得當初你們指手畫腳,要讓朕選秀充盈後宮的時候,朕說過什麼嗎?”

文武百官於是噤若寒蟬。

當初燕離說,能有閑心操心他的家事,那自然就是太閑了。

而大安朝的朝廷,不養閑人。

“所以……”燕離的目光自群臣身上掃過,“幾年過去,大安朝又多了一批閑得沒事做的朝臣?”

沒人敢說話。

燕離登基這幾年來,群臣早已看清楚,他們這位新帝,可從來都由不得旁人替他拿主意。

最後,群臣灰頭土臉的退下。

燕離回到後宮,將此事與顧青秋說了。

“何必動怒?”顧青秋倒沒有多生氣:“他們也不知西離那邊的事,見你對君澤和君然一視同仁,會想多了也不奇怪。”

根深蒂固的想法,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有可能被改變,顧青秋從不指望短時間內就讓大部分人做出改變。

更何況,朝臣們也確實不知,他們的兩個孩子,不僅君澤有皇位要繼承,君然也一樣。

隻要她自己願意。

……

一年又一年。

顧青秋和燕離都覺得,這日子還沒過夠呢,怎麼就已經過了這麼多年。

又是十年過去,兩個孩子十四歲了。

這一年,大儒林靜遠因年事已高,不再教授兩個孩子。

用林靜遠的話來說,燕君澤和燕君然都是天生聰慧的孩子,十年的時間下來,他早已沒有東西可以教授給他們了。

也是這一年的六月,兩個孩子第一次見著了他們的祖父。

“皇祖父?”燕君澤和燕君然好奇地看著景和帝。

他們長這麼大,隻聽父皇母後提起過皇祖父,卻是第一次見著。

十幾年過去,景和帝早已年過花甲,但比起在大安朝為著國事操勞的那些年,如今的他卻是因為生活的順遂而顯得更年輕了幾分。

“這就是君澤和君然吧?”景和帝露出慈祥的笑容,“我是你們的皇祖父……”

離開大安朝十幾年,要說完全沒有思念,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來,顧青秋和燕離往西離送信的時候,都會附上兩個孩子的小像,所以景和帝看兩個孩子並不陌生。

但,畫在紙上的小像,又豈能比得上真正的與兩個孫兒相見呢?

燕離等祖孫三人親香夠了,這才道:“父皇此次回京,是為了皇祖母嗎?”

景和帝黯然點頭。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太皇太後的身體就每況愈下,到得如今,一日中竟是大部分的時間都陷入昏睡。

太醫說,太皇太後並非患病,而是年事已高,身體髒器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衰敗,靠醫藥已是無力回天。

簡而言之,太皇太後是已近油盡燈枯了。

畢竟……

太皇太後已經年過八旬。

好半晌,景和帝重新露出笑容。

“我這個做兒子的不孝,但好在這些年來還有你和青秋,還有君澤和君然陪在你皇祖母身邊……”

在太皇太後最後的這段時間裏,他這個做兒子的,總是要陪在她身邊的。

也許,太皇太後撐了這麼久,也隻是為了等到景和帝的歸來。

景和帝回京之後,先前陷入長時間昏睡的太皇太後,精神倒是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起來,就連臉色也都紅潤了不少,整個人看起來狀態竟是前所未有的好。

燕君澤和燕君然還為著太皇太後的好轉而高興,但景和帝與燕離顧青秋,心裏卻都難掩悲傷。

果然,在享了半個月的天倫之樂後,六月底的某一日,太皇太後睡著之後就再沒有醒來。

太皇太後薨逝,榮嬤嬤極為傷心。

辦完太皇太後的身後事,榮嬤嬤拉著顧青秋的手。

“青秋啊,我與太皇太後相拌多年,如今太皇太後去了,我總有預感,我的大限也用不了多久了……”榮嬤嬤製止顧青秋開口,“你也不用傷心,我也隻比太皇太後小了幾歲而已,如今也是過了八旬的人了,便是立時閉眼,那也是旁人求不來的喜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