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選拔先進知青(1 / 2)

第三,事業上:首先,她和錢玥達成了長期合作;其次,在她生活的年代,也有了章燁這個交易渠道。

最後,財富上:2023年,賣海鮮、賣茅台賺了200多萬,之後和章燁做生意,來回倒賣,增增減減,除掉零頭,現在賬上還有195萬元。

70年,手上有130500元,按照江華縣現在私下買賣一套住房300元的行價,她夠買435套了。

當然,她不會買。

江華縣的房子沒有投資價值,她自然是要買北上廣深,最多再買一些省會城市的房子。而房子能夠正式買賣,還得等到1983年。

慢慢等吧。

說回來,除了錢,她最大的財富,是一套帝王綠翡翠首飾、一箱金子、一千斤大黃魚、100幅古畫、500本古籍和一個雞缸杯。

值得一提,100幅古畫之後65幅是真品,但是假的作假手藝也很高超,有些年代也久遠,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500本古籍,她拿出來的時候,於爺爺和陳爺爺都高興極了。陳爺爺雖然是從事翻譯工作,但是他也是一個文學教授。

於爺爺很細心。

100幅古畫和500本古籍,都被他分類造冊,餘敏也從中獲益許多。

……

新年隻有3天假。

隊上倒是沒這麼嚴格,現在天氣冷,農作物也種不下去,還處於農閑時候。餘敏不是王淑霞和徐珊那種積極分子,能清閑自然求之不得。

大年初五。

她和錢玥去看了一場電影。

2月中旬。

春耕開始了,餘敏也不能再偷懶,開始每天和張蘭芳一起下地耕田。過了一個冬,地裏的土凍得硬邦邦,一天她隻能鬆1\/3畝地。

一天下來,她腰酸背痛,渾身就像是要散架了一樣。

見此,張蘭芳有些心疼:“我宿舍有萬花油,回去後我給你揉一揉,舒筋活血。”

聞言,餘敏捶著腰直點頭:“好。”

“都是這樣過來的,隻能靠你慢慢習慣了,現在春耕還好,至少天氣涼爽,等後麵5月收菜籽、曬菜籽,還有秋收,才讓人脫一層皮。”

“種地可真辛苦~”

“那可不,要不然大家會用盡手段往城裏去,還不是鄉下太苦了。”

人的適應性很強。

才過了7天,她已經完全適應了春耕的強度。趕在3月之前,把油菜和番薯種了下去,知青辦,眾人也在自留地裏種起了蔬菜:茄子、豆角、辣椒、黃瓜、冬瓜、南瓜……

之後,隊裏還要種:水稻、小麥、玉米、土豆、花生。

餘敏也是第一次了解,每種農作物的種植時間都不一樣。

3月1號。

這天,餘敏照常上工。

10點,柏為民過來通知她們:“今天下午2點,去大隊部開會。”

開會?

兩人對視一眼。

張蘭芳好奇的詢問:“隊長,開什麼會啊?”

柏為民搖頭:“我也不清楚,隻知道和知青有關係,到時候去了你們就知道了。”

“哦,好。”

目送他離開,張蘭芳嘀咕:“和我們有關係,會是什麼?工農兵大學的名額是是下半年才定,還早得很……”

餘敏不以為意:“想不明白就別想了。”

張蘭芳點頭:“也是,反正下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