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走到上首坐了,對韋興誇獎道:
“韋知府,剛剛我大致看了一圈,目之所及,病患都被隔離開了,街市上還算幹淨整潔,施粥賑濟同樣井然有序,這永泰城的防疫工作做得不錯,可見知府你沒少付出心血。”
韋興老臉一紅有些赧然:
“慚愧,都是前期蕭欽差細心負責,下官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可不敢擔這功勞。”
水溶問道:
“不過,我還有些不明之處需要你解答,我想知道城中的水源主要來自哪裏,可還安全?”
韋興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談:
“咱平安州缺水,所以為了抗旱,城中早年打了許多深水井,如今百姓的飲水都來自於此。
瘟疫發生之後,下官還按照大夫的建議在井水中撒上了蒼術等藥材,並且在街市中燃燒蒼術進行煙熏。”
水溶讚許的點了點頭,又問道:
“我見城中不乏施粥和贈藥的地方,城中的百姓每日都可以無償領取嗎?”
韋興應道:
“沒錯,有些投奔的流民,下官將他們安置在城北一處廢棄軍營中,沒有接近人流密集處。
施粥和贈藥的攤子,就架設在集市口,城中的百姓可以自發來領湯藥。”
水溶敲了敲桌案,思考了一瞬,對韋星吩咐道:
“有勞知府將繪有城中整體布局的地圖取來。”
水溶展開地圖,手指由南至北滑過:
“我見城中也有一些大戶人家施粥贈藥,這是值得鼓勵表彰的良善之事,但是其中有一點問題。
那些富家大多位於城南,他們施粥也是在自家門口,而流民和貧民百姓都在城北,而朝廷的救濟點在城中央。
這一來一回,又有許多人聚集在一處,無形中就增加了許多感染的可能性。”
水溶敲了敲桌案:
“所以,咱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分流,從源頭上遏製!”
韋興有些不解:
“分流,那該如何做?”
“本王帶來了許多兵丁,有這些人補充進來,咱們便不缺做事和維持秩序的人手了,所以可以在城中各個方位選上幾處,分別設立粥棚和贈藥點,讓百姓們可以就近領到救濟,避免交叉感染。”
韋興連連點頭附和,北靜王爺說得有理啊,他見王爺年輕,還以為人家經驗淺薄,沒想到這是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了,王爺比他這種為官幾十年的辦事都要老道細致啊!
虧他之前還有些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呢,如今和王爺一比,真是雲泥之別啊!
水溶又吩咐道:
“今明兩日,就派衙役和兵丁將本王帶來的口罩挨家挨戶的發下去,那些用來煮湯藥的防疫藥包,每家也同樣發上一份。
對於那些尚未三餐不繼的小康之家來說,想辦法減少他們出門的次數才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記得和百姓多多宣傳這戴口罩的好處,同時雙管齊下,強製要求所有出門的人都要帶上口罩,違者進行罰款。”
韋興有些遲疑:
“這怕是會有些物議。”
水溶輕笑:
“特殊時期就要用重典,百姓有牢騷也正常,和他們的平安健康比,本王倒不介意被人背後罵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