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有想到,在公社後身大王屯兒,在一個神秘的別墅裏,竟然看到了梅花。更沒想到的是,梅花一晃兒會變成那般模樣。
小時候的她是胖乎乎的,眼睛不大,渾身滾圓,所以她小名叫胖墩兒。
她和劉半程兩家是隔壁,出這個門就能進另一家的門。
半程記憶中,就沒見過梅花的爸爸,也沒有見過她的娘,隻見過她的奶奶。
梅花經常被梅奶奶帶著,到半程家來。
半程母親特別喜歡這個小胖墩兒,母親最拿手的發麵餅和手擀麵,每回他們來,都會帶這一老一小的份兒。
梅花懂事早,很勤快,願意幫助半程母親燒柴,喂鴨,有板有眼,像個小大人似的。
有次梅花幫母親去放大鵝, 家大鵝有三十多隻,被梅花趕出院子,嗬嗬嗬嗬的叫個不停。
出門前,母親讓她挎好小藍子,在藍子裏麵,特意裝滿新摘下來的西紅柿,和一大捧海棠果。
快到中午的時候,聽到嗬嗬嗬嗬地叫聲,就知道小胖墩兒回來了。
她被曬的滿臉紅通,邊抹著汗,邊趕著鵝群進院。
一進屋,喝完母親遞過來的水瓢,瀝瀝啦啦,一口氣喝飽後,就直奔灶台大鍋去了。
小個子的她費勁巴力掀開鍋一看,就不樂意了。
原以為,自己為你們老劉家幹了這麼大的事,放了一上午的鵝,在太陽底下曬那麼長時間不說,為了大鵝們有水喝,她還趕著它們特意走了那麼遠的路
。
本來累了一上午,回來能聽到大人的誇獎,得到大人的犒勞,可是你們竟給我留的是大餷粥。
大餷子粥,如果放到現在,那算是粗糧稀罕貨了。可是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上頓下頓,經常會吃這個,大人小孩都會沒了胃口。吃它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
所以梅花一進門,看到這樣的夥食當然就不高興了。
半程一看也明白了,他也跟著不高興了。
是啊,人家給你勞動這麼長時間,就給這個吃, 憤憤不平,轉身就跑回後屋,找到裝渾油的缸,掀開蓋子,探著身子,用勺子,把上邊白白的肥油舀開,之後用力向下一挖,舀出來一大勺子“油滋棱”來。
這些“油滋棱”是用肥肉焅油後,都是留下來的精華,是大人們平時都舍不得用的好食料。
半程把這些“油滋棱”,放到梅花的碗裏。梅花眼前的大餷粥,就冒出油花來。
梅花含著淚,笑了。
其實老梅家的過去,半程早就聽說過。
梅花他的爺爺過去就給半程他們老劉家打過長工。
半程的父親和梅花的父親,並沒有因為主雇關係而顯得生分,他倆反而十分要好,無話不說。
今天早上,半程父親知道自己二兒子去過梅部長家了,而且踏著月光回來了。
有外麵的月光,屋裏也沒有點燈。
父親他並沒有急於躺下,而是坐在炕沿邊上,邊抽著旱煙,邊抿著煙灰,煙頭上的小紅點一閃一閃的
。
“人家現在可不得了了,可不是當年的樣子了,現在叫梅部長。我跟你說啊,那可是有本事的人。他們都,他有一個戰友更有來頭,是在部隊裏當大官的,梅部長曾經救過那個當大官的命。”
“這次,你見到梅部長沒?”
已對鑽進被窩的劉半程說,“沒見到!”
“沒見到,正常。見到了就不正常了。人家可是大忙人呢!”
“這個人哪,以前他們家給咱家打長工,我和梅部長挺要好,不過自從他當兵回來之後,就沒有回過咱們屯兒,你如果當上兵,能出息成他那樣,那可是咱家祖上可就燒高香了。”
“爸,我不想聽梅部長的,您說說他家梅花!”
“你今天見著了?”
“是,見到了,都變樣了,都認不出來了!人家已經有對象了!”
父親接著說,“女大十八變嘛!人家有對象也正常!一定是門當戶對!”
“她為什麼沒有娘!”
“誰說沒娘,她有娘!”
“梅花她有娘,不然她怎麼生出來的。她娘是大城市來的知青。名字叫張靜雲,人長的好,那個好看呢,好得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