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名字原是乾隆給取的
1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生母為來自葉赫部的孟古哲哲。
雖然孟古嫁給努爾哈赤是部落聯姻,但孟古隻知道侍奉丈夫而不理會政治,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尊重,夫妻感情甚篤。
《太祖秘史》中則虛構孟古是代姐東哥嫁給努爾哈赤的,因努爾哈赤殺了她大哥納林而瘋狂複仇,險致建州女真覆滅。
而在曆史上,納林和努爾哈赤確實因部落之戰結仇,但他病死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而孟古早在萬曆三十一年便已病逝。孟古臨終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再見自己的母親一麵。努爾哈赤立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嶽母,然而雙方的仇恨實在是太深了,葉赫貝勒納林布祿堅決不許,最終隻派了孟古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建州探視。
這段曆史,《清史稿·後妃傳》記載:“歲癸卯秋,後病作,思見母,上遣使迎焉,納林布祿不許。”這個“後”,即孟古哲哲。努爾哈赤稱汗後,追封其為大妃;皇太極繼位後,追尊為孝慈高皇後。
《滿洲實錄》卷三中的記載更詳細:“是年,中宮皇後疾篤,思母一會,太祖遣人至夜黑往請,後兄納林卜祿阻之,止令家人南太來。太祖曰:‘我未獲罪於舅,前掠我護卜插寨,後複率九國兵來侵我,汝夜黑、哈達、兀喇、輝發,因前加兵侵我,曾自任其非,各許互相結親
,宰白馬已當天盟誓,今汝夜黑背前盟,將我所聘之女另(予)與蒙古,今爾妹病篤永訣之際,欲母一見,汝不容相會,是與我斷好矣。既如此,我何必諱言,自今後,兩家已成敵國,我將築城汝地,日為仇殺。’言訖,令南太回。”
2
孟古哲哲死時,皇太極隻有十二歲。而努爾哈赤稱汗後孟古被追為大妃,那麼皇太極也算是嫡子。努爾哈赤對他很是疼愛。《滿文老檔》記載,努爾哈赤曾說“四貝勒乃餘愛妻所生之唯一後嗣,故不勝愛憫”。
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設四貝勒。代善是諸子老大,阿敏是幫努爾哈赤打天下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時任繼室大福晉富察氏所生的第五子,而第八子皇太極的生母已死十三年。雖然皇太極在四貝勒中排位最後,但並不表示他的地位低。天命六年二月,努爾哈赤“命四大貝勒按月分直,國中一切機務,俱令直月貝勒掌理”。四貝勒的地位和權力是同等的。
努爾哈赤設四貝勒時,除了長子褚英已死外,三子阿拜、四子湯古代、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及皇太極以下的諸子,要麼是牛錄章京,要麼是輔國將軍,或者是沒有封號。這可以說明,努爾哈赤對八子皇太極是另眼相看的。
3
至於皇太極的名字,《清史稿·太宗本紀》有記載:“初,太祖命上名,
臆製之,後知漢稱儲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黃台吉’,音並暗合。及即位,鹹以為有天意焉。”
此名高大上,此說卻勉強。
皇太極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當時的努爾哈赤做過明朝的建州都督、龍虎將軍,難道不是先知道漢人的儲君叫“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