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參軍(1 / 1)

響應國家號召,程銘決定去參軍,但他還決定拉上自己的好友楊林

他來到楊林家,開口就問:“你…”,好像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楊林似笑非笑的回答

見程銘還沒說話,他調侃道:“都將近20的人了,話還說不清楚啊”。

“我在沉思”說完他就擺出一副正在深度思考的樣子。

“裝神弄鬼,行吧,等你想好了在與我說,我去做飯”臨走還不忘抱怨一句:“這不明顯來蹭飯的麼,沒啥事還往我家跑”

程銘:“……”說這麼大聲是害怕我聽不見麼。

不一會兒,楊林就端著兩盤野菜,過來,又去端了些苞穀飯

“說吧,啥事”楊林漫不經心地說

“你打算去參軍麼”程銘問

“你想啥呢,就算要去也不跟你一起去好麼”楊林又道

算了,跟他確實聊不到一塊去

……

後來,兩人都去參軍了,他們果然也沒有一起去,程銘去了勞動改造管教大隊,而楊林去了野戰軍部隊,當兵幾年,程銘就覺得他們比野戰軍部隊辛苦

在這裏,從來沒讀過書的程銘開啟了一邊學習一邊看勞改犯的生活,不知為何,他總是能把“幹得好”這三字寫的很好

部隊起的很早,他回家之後早起的習慣估計就這樣養成的,他也在這見大了更加與眾不同的東西——牙膏和牙刷,這是他以前從未用過的。

不過,總有一些在他眼裏的奇葩事件,大夏天的有人燒熱水給他們洗臉,怎麼大冬天就成鑿冰了?

冬天總是起的格外早,或許是一樣的,隻是感覺罷了,他們可謂是夏天少出門,冬天行千裏啊。在大雪紛飛的天氣,部隊的炊事員得搬著鍋碗瓢盆在山上生火做飯,而且必須準時做好,不得推遲,可苦了他們,程銘這樣覺得。

夏天的時候他們行軍沒水喝,他們就砍一段樹枝,削尖,插進樹裏麵,等它滴下水,不過條件有限,他們每人喝一滴,所有人都在排隊等待,喝好了,就繼續前行

————

李曉玲6歲時,也讀過一點點書,但那真的是一點點,因為家裏窮,買不起紙筆,付不起書錢,更何況她一個女孩子,讀不讀書的也沒什麼關係,父母對她很好,但畢竟是個女孩,總之是要嫁的。

她唯一讀過的那一年書也是旁聽,她沒有課本,也從沒做過老師留的作業,隻因她沒筆沒本子,那是她們讀的隻有兩本書,算術和語文

不過李曉玲打小就聰明,學什麼都快,一年過後,老師看著她也挺可憐,又旁聽了一年,那老師便也給了她一支筆和一份試卷,讓她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考試,毫無疑問,她考了全班第一,算術99分,這倒是連老師也震驚了,畢竟她可沒書也從不做作業啊

可這也是李曉玲最後一次來學校了,從那以後,她連旁聽的機會都沒有了,老師見她天賦很好,也多次去她家走訪,還是希望她能繼續讀書,可曉玲的父母態度堅決,並不想讓曉玲去,即使李曉玲非常想去也沒能讓她們動容半分。

後來的後來 ,她媽媽去世了,繼母對她和妹妹不好李曉玲也深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她也從不讓父親失望,把妹妹照顧的很好

一轉眼,那個與她有娃娃親的男孩也去當了兩年的兵,如今她也17歲了,她有時也會想,他會不會娶她呢,也可能一切早已不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