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夢與現實(1 / 3)

夢想和現實之間有如雲泥,即使早已有此心理準備,但往往現實比想象的還要差之千裏。

根據一項調查,有過與丈夫離婚念頭的女性,結婚5年時其比例達到40%,而結婚10年後比例更是高達近70%。在這些女性中,有的將此念頭付諸實際行動,同丈夫離了婚,有的則並沒有離婚。這期間的差異緣何而來?每對夫妻有每對夫妻的實際情況,因而原因各異,但是從這個數字中卻可以看出,婚姻生活對女性來說,並非隻有誘人的玫瑰色。

離婚的形式林林總總,從“成田離婚”15到中老年夫妻的離婚,不一而足,根據雙方的年齡、結婚年數、有無子女等具體情形,離婚的理由也各色各樣。近年來離婚似乎演變成一股社會風潮,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離婚率節節攀高,令父母一輩對子女的結婚和離婚越來越看不懂了。

經過三四年的漫長戀愛有情人結成眷屬,結果未滿一年就草率離婚——這種事例如今已屢見不鮮了,近來在年輕夫婦中還有增無減。每當聽到這樣的事例,筆者便痛感戀愛與結婚竟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同時深切地覺得,男女在交往期間,雙方都必須更加冷靜,從而對對方認識得更加透徹一些。

快速離婚的情況,往往女性提出的占多數,理由基本上是“沒想到他是這樣的人”。盡管交往時間不短,自以為了解對方的性格習慣等,但是在一起共同生活之後,卻發現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麵。所以說,戀愛期間的男女都是竭力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麵,以及容易將對方的性格或言行盡力往好的方麵去理解。

男人當然也會有“沒想到她是這樣的人”的不滿,例如,“交往的時候看著人挺勤快,可是結婚後根本不做家務活兒”“原先好像性格蠻溫柔的,誰料想一結婚就凶悍起來”,等等。不過實際情況是,男人盡管也有不滿,但似乎並沒有產生一種美夢破滅的感覺,更很少因此而馬上提出離婚。

同樣不滿,為什麼女性結婚後一旦產生不滿立即就想到離婚呢?

首先可以舉出的一個理由是,女性大抵來說對於結婚的期望或者說夢想遠遠高過男人。這種傾向在婚禮儀式中也有體現。據說最近在演藝界開始流行“樸素婚禮”,但是絕大多數普通女性仍然向往那種盛大而奢華的婚禮。對年輕女性來說,婚禮是一生中僅此一次的大戲,而且自己是戲中的女主角,因此總想辦得氣氛熱烈而場麵豪華些,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在男人中卻流行著這樣的說法:“男人不能讓婚禮成為自己人生最盛大的舞台”,因而婚禮過分隆重不僅自己會感到遭罪,還會遭遇周圍人的冷眼。這其中的緣由是,男人們無一例外都這樣認為:有朝一日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時候才是男人踏上人生最盛大的舞台之時。

基於這種觀念,男人們會覺得結婚不必搞得過於奢華,一切從零開始,漸漸積累起社會經驗,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績,最終憑借自己的實力擁有自己的住房——這個過程對男人來說極具成就感,會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充實,所以完全沒有必要一開始便樣樣齊全。這就是作為一個社會人的男人的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一切、擁有一切,這樣才感覺到滿足,這或許就是男人特有的本能欲望。所以在新婚階段,隻要有賢惠妻子的鼎力相助,哪怕暫時生活得儉樸一些,為了獲得幸福的未來,他們也會信心滿滿地不停努力。

然而,多數女性卻強烈期望婚後的生活水平更好於結婚之前,並對此非常執著。如此一來,男女雙方對於婚姻生活的夢想從一開始就產生了差異。

與從前不同,當代女性大都比較奢侈,比較會享受生活,她們結婚前動不動就出國旅遊,醉心於名牌首飾、服裝、皮包等,或者出入高級餐廳。她們中不少人認為,結婚後與心愛的人共同分享這樣的快樂生活,幸福感也會倍增,而從前的女性往往因為“隻要跟這個人生活在一起,再苦也能承受”而結婚的。兩相對照,可以看出女性的婚姻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因此,對於戀愛時陪自己到處遊逛,可一結婚就非但不再陪自己玩還說什麼“要節約一點過”的丈夫,當代女性忍不住牢騷滿腹:“一結婚他就開始約束起我來了”“沒想到他竟這麼小氣”,由此對婚姻生活產生了失望。

此外,近年來有些年輕人在戀愛中不隻是對女性體貼入微,甚至到了竭力討好對方的地步,女性則泰然接受,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動輒對男人頤指氣使。可是結婚後,丈夫不再甘於低三下四、言聽計從,時不時會提出自己的主意,希望對方這樣,不喜歡那樣,等等。從妻子的角度來看就成了“他一結婚就變了樣”,心裏難免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總而言之,女性期待結婚後幸福感也隨之倍增,而大多數男人卻認為結婚後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心浮氣盛,必須踏踏實實去經營兩個人的幸福,因此男人婚後大都會收心,不再遊手好閑想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了。這樣,夫妻之間就不可避免產生分歧和摩擦。

一般來講,丈夫們即便不認為接受妻子娘家經濟支援是可恥的事情,也不會覺得安心。相反,近年來的女性們卻憧憬著婚後的生活能像戀愛中一樣,坐在高檔家具環抱的客廳,使用精美的餐具,夫婦二人品著進口的葡萄酒……為此,她們可以厚著臉皮向娘家要這要那,還得意揚揚地在丈夫麵前炫耀那些餐具、皮包等:“瞧!這是爸爸買給我們的。”丈夫如果勸她:“還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買吧!”妻子就會覺得仿佛頭上澆了一瓢冷水似的。

相信讀者中間也有不少人的女兒婚事將近或新婚不久,盡管你們自己新婚時代的生活非常儉樸,甚至可以說比較艱苦,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生活上有一點點支絀。然而如果對她們寵愛過分,就難免會令妻子在經濟上優於丈夫,由此造成妻子居高臨下對丈夫頤指氣使的結果。

早些時候,對男人而言結婚就意味著徹底的獨立,社會的一般風氣也認為要想支撐起一個獨立的家庭,夫妻就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難。然而近年來男人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少數男人從一開始就指望妻子的娘家給予經濟支援,好讓小兩口輕鬆地過上富裕而舒適的生活,這背後的原因即是從小就習慣了物質豐裕的生活,對於結婚後可能遇到的困難毫無心理準備,也不想努力去奮鬥。這種男人與前述依靠自己的力量構築一個家庭的男人截然相反,他們非常現實,認為與其吃力地去努力拚搏,倒不如向父母低頭來得輕鬆。

然而,父母既然出了錢便忍不住總想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也是人之常情,可弄不好就會幹涉子女的生活。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讓父母出錢買了公寓房子,就不得不聽從父母的意見,這樣婆媳之間就會發生矛盾,妻子對於一味順從父母的丈夫心生怨氣:“沒想到他是個有戀母情結的大男孩!”於是由失望而導致離異。

既想過得富裕舒適又不想受父母幹涉,這種任性而自私的想法恐怕是無法實現的,隻能進行某種妥協。正因為年輕夫婦一開始就貪圖安逸,希望應有盡有,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加上父母的助長,將使這一問題變得更為複雜而深刻。

總之,結婚並非隻有誘人的玫瑰色,婚姻生活中難免也有艱辛。即使男女兩人真心相愛,結婚也可能使之前的生活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容易造成心理不適以及種種焦慮、不安,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生活中夫妻間互相謙讓,在有些方麵做出讓步,兩人才能慢慢地構築起和諧的關係,在無數次如此的反複中,終於尋找到一種讓雙方都感到輕鬆舒適的相處方式。夫妻必須做好大約需要三年時間才能達到這一步的心理準備,而在這期間無論發生多少矛盾,都要盡力忍耐,試著去克服它。

夫妻間的矛盾無非是些隻要一方讓一步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因此兩人溝通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近年來,年輕人似乎變得不善於應付衝突,或者說變得盡力回避爭執,回避矛盾,不少夫婦本來想說的話、應該說的話也不說,相互間隻說些無關痛癢、不傷和氣的話。由於這一代人兄弟姐妹少,又沒有經曆過不受約束盡情撒野的兒童時代,所以特別害怕受到傷害,不敢與對方直麵對峙。但是分別在不同的價值觀和環境中成長的男女走到一起共同生活,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確的做法是通過爭執使得兩個人加深互相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爭執和衝突也是一種寶貴的溝通手段,要有勇氣去麵對和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