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拿下閩浙(2 / 2)

竭澤而漁,就是最愚蠢的做法。

再加上大清帝國把漢人作為四等人,早已經讓漢人老百姓寒心。

乾隆皇帝實施的文字獄,讓江南很多讀書人遭受無妄之災。

許多南方人心裏自然怨恨大清帝國、怨恨大清朝廷和大清皇帝。

但他們更加怨恨東林黨,一群士子,一幫讀書人,本應該是社會的良知。

可他們這群讀書人,口號喊的響。

什麼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其實他們隻關心自己的錢袋子。

這群人幫助南方的大地主和大富豪剝削南方的老百姓,拚命薅老百姓的羊毛。

他們卻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如果讀書人不是社會的良知,這個社會基本沒得救,明朝滅亡早已經天注定。

像李自成之流起來造反是早晚的事。

當然,大明的皇帝從萬曆皇帝開始基本都是垃圾,而且還是垃圾中的戰鬥機。

書生誤國,說的就是東林黨人。

他們為了私利,根本不顧國家利益。

年輕氣盛的朱由檢在他們的慫恿下,痛痛快快地幹掉他們最大的對手閹黨魏忠賢。

卻換來東林黨人的肆無忌憚,最後雞飛蛋打,把大明王朝玩垮掉。

讓滿人撿到一個現成的大便宜。

更可惡的是李自成,起義造反幹翻大明王朝,轉手把整個華夏送給了滿人。

從此150年,漢人變成四等人。

現在天門崛起,根本沒有打著反清複明的口號,將來也不打算定都南京。

江浙閩三省普通老百姓,他們對大明王朝並沒有多少好感。

普通老百姓看中的是生存空間,是他們的安居樂業。

東林書院就在無錫城,南方部分讀書人向往的地方。

他們期望天門能像大明王朝那樣看中讀書人,一部分讀書人對天門複明頗有微詞。

尤其對天門提出讓老百姓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能免費讀書。

讓這些江南學子心裏很不是滋味,讀書是特權,從古代開始就是。

天門這一招直接讓這些讀書人的利益受損,而且天門似乎不打算獨尊儒家,還要遵道家,推崇墨家。

這讓江南的讀書人有點無所適從。

對於這點,寧無忌早就心中有數。

整個華夏大地,從漢武帝啟用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開始。

近2000年來,曆朝曆代都把儒家的地位擺在第一位,是不是心理的第一位,各個帝王心中有數。

按後世學者的說法表儒內法,才是華夏大地文明不斷代的原因。

而後世穿越而來的寧無忌心中明白,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需要墨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會天生的打壓墨家思想,都是利益之爭而已。

寧無忌心中非常明白,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將來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而教育改革重災區就是江南,更確切的說就是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四省。

如果發現反對者就送他們渡過長江,讓他們去找大清朝廷找老乾隆去就好。

天門不需要這種自私自利的學者。

當然,寧無忌也沒打算現在就改革科舉製,戰爭沒結束現在談論這些為時過早。

拿下整個長江以南,寧無忌就打算改革科舉製度,對天門統治區域進行教育改革。

推行後世的高考,才是寧無忌拿下整個華夏之後,重點要進行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