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九華山隱士(1 / 2)

青陽縣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按圖征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遊,略而不書。事絕古老之口,複缺名賢之紀,雖靈仙往複,而賦詠罕聞。予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於夏侯迥之堂,開簷岸幘,坐眺鬆雪,因與二三子聯句,傳之將來。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歕陽崖。(韋仲堪)

青熒玉樹色,縹緲羽人家。(李白)

這首《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 並序》,是唐朝天寶年間,那個到處求仙好做名山遊的大詩人李白,來到九子山,看到此九峰聳峙,峰峰奇秀,像一朵蓮花開放在天地間,便與當時一同遊玩的縣令韋仲堪和本地石門高名士高霽,賦詩聯句,改九子山為九華山。

九華山其實有99座山峰,也有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驚險之處,自從李白來過以後,很多文人雅士也陸陸續續地來到九華山,看到奇絕天下靈秀無比的九華山水,便一展他們的才華,這樣遂使得九華山名揚天下,並一直為後人所傳承。

於是,慕仙求道的仙客來了,出家僧人來了,文人雅士來了,就連占山為王的山寨大王也來湊熱鬧,他們紛紛占領一座山峰,或建寺廟,或是一座洞府,還有那些摒棄功名利祿的隱逸之士,也在九華山找到棲居的場所,九華山從此就熱鬧起來了。

蓮花峰,就坐落在青陽縣城的東南方,因山勢奇秀,被稱為九華十景中的第一景,“連峰雲海”。青陽縣城也因此改為:“芙蓉城”或“蓉城”的稱謂了。

蓮花峰,也就是九華山東起第一峰的名字,因亂石層矗如蓮華,石瓣嵌空,如菡萏初舒,色青紫欲浮,狀若蓮花;蓮花峰便由此而揚名。

這柯天鳳與錢清昔日是同窗好友。柯天鳳家住在與老田吳村一河之隔的柯村,因其父母因帶領鄉民抗捐,結果被韃子所殺,家道從此中落,無力繼續學業,隻好回家維持祖業,打理幾畝薄田度日。但其為人聰明好學,雖失去考取功名的機會,卻也遍覽山誌野史、詩詞例話類書籍,隻要能拿到手的書,都要精心研讀一番。其結果,勝過了那些無數讀死書的人。且為人豪爽,風流倜儻,喜歡廣交朋友,與九華山高僧及各位隱逸之士來往親密,深諳佛學。

有一次,他又帶領柯村鄉民抗捐,被官府緝拿入獄,因王亮出麵搭救,遂來到蓮花峰牛皮寨入夥,跟王亮學得一些劍法,以一柄鐵扇當劍來使用,尤其在劈、削,點,擊等方麵,自創了一套獨特的功夫,再加上他文韜武略,詩詞歌賦,無一不精,越發地顯得書生意氣,風姿卓越,在九華一帶也闖出個“白麵書生柯大俠”的名號來。幾年後,成了牛皮寨當仁不讓的當家軍師。

話說柯天鳳與錢清在回鄉途中一路走走停停,攙扶著來到九華境內的五溪橋頭。這裏是池州與青陽的交通要道,而五溪橋則是去九華山的必經之路,這裏有一處出名的好景,名叫五溪山色。每當陽光燦爛的日子,九華山的山勢地貌就會一覽無餘地呈現在眼前,“五溪山色”也就成為九華的十大美景之一。

這裏所說的五溪,它發源於九華山,由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五股溪水彙集在六泉口而成。五溪橋頭西邊的小丘山上有一座望華禪寺,寺前麵有一座觀景亭,站在亭前,遠眺東南方向,九華山峰巒疊翠,雲霧縹緲,而各個矗立的山峰時隱時現,這時你如果環顧四周,會看到田野起伏,水稻蔥鬱,綠浪飄拂;俯視橋下,流水清澈,向北奔湧;起伏的山巒,青翠欲滴,旖旎的景色,繪成了一幅壯美無比的九華水墨畫。當年圖帖睦爾皇帝路過這裏,看到秀麗的五溪山色時,不勝感歎道:

昔年曾見九華圖,為問江南有也無?

今日五溪橋上望,畫師猶自欠功夫。

這一天,正好是萬裏無雲的日子,九華山脈的十王峰到蓮花峰一帶,群峰峭立,聳入雲霄,清晰可辨,俊秀無比的五溪山色真是秀甲江南的絕世美景。

這時五溪橋頭的望華亭上,有幾位身穿長袍馬褂,頭戴方巾的中年雅士在那裏指指點點,談興正濃。柯天鳳和錢清按捺不住,也信步走上前去,隻聽見其中一位站在亭邊背著手的長者麵對著九華山脈,慢聲吟誦道:

“生計唯將三尺僮,學他賢者隱牆東。

照眠夜後多因月,掃地春來隻藉風。

幾處紅旗驅戰士,一園青草伴衰翁。

子房“好詩,吳喬兄可真謂胸懷博大,誌存高遠之士,現如今隻是時運不濟,豺狼當道,無法施展才華而已,你的‘九華書院’,可不是‘學他賢者隱牆東’啊。”其中一位年輕人稱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