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初遇劉扁擔(1 / 2)

十七:初遇劉扁擔

天剛放亮,王亮聽到寺外人聲漸漸嘈雜起來,不敢戀床,起床洗漱,用過早膳,便辭別師父,牽著馬向山下走去。這時,一撥一撥的人向山上走來,有燒香拜佛的,有做小買賣的,有抬轎子的,也有肩上挑著米和寺廟建築需要用的磚瓦,真是摩肩接踵,不絕於途。

路過拜經台寺時,王亮看見一個年輕的壯漢,肩上架著一根烏黑的鐵扁擔,挑著一擔磚瓦,兩項加起來,足有四五百斤重,而那壯漢卻是一步登上一級台階,不急不忙,穩與常人行走一般。王亮心中佩服:真是天生神力!便好奇地上前詢問:“請問兄長是何方人士,有如此神力,卻為何作此苦力活?”

見那漢子卸下肩上擔子,朗言笑道:“家有八十歲老母,又加上時運不濟,無以為生,隻有到此出賣苦力,每天掙幾個小錢,勉強供養老母度日而已。”

王亮見這漢子生得相貌堂堂,身材魁偉,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便心生憐愛,在馬背的布囊裏摸出十兩紋銀遞與漢子道:“我乃牛皮寨王亮,兄弟如果不嫌棄,可去牛皮寨找我,咱們一起共事。”

那漢子聽說是牛皮寨王亮,慌忙摔了扁擔,跪在地上,抱拳道:“你就是王亮大哥!小弟姓劉名光錫,人稱劉扁擔啊。年前聽柯天鳳柯大哥說你帶領山寨兄弟,在池州府劫法場和路遇搭救錢清等事,小弟是佩服之極啊!”

王亮聞說是劉光錫,也很驚喜。早就聽人說過此人有千斤之力,善使一條鐵扁擔,八十餘斤,舞動起來,虎虎生風,百人莫近。便笑言道:“現在天下大亂,正好是我輩用武之時,兄弟回家將母親安頓好,隨我去牛皮寨一起共事如何?”

劉光錫道:“年前我就想去投靠兄長,苦於沒有寸尺之功,又加上無法安頓老母,故含混度日,每天在此做挑夫,聊以為生。如今兄長給我十兩紋銀,待我回去安頓好老母,定去投靠兄長,唯你馬首是瞻。”

王亮遂辭別了劉光錫,繼續牽著馬向山下閔園走去。

閔園在九華山腹地,處於天台峰和觀音峰挾持的狹長山穀內,有上、中、下,閔園之稱,這裏風景秀麗,翠竹綿延,緩坡地上,茶葉,等山地作物卻又豐盛,當地山民生活豐盈而富足。

傳說當年地藏王菩薩卓錫九華,向閔園富裕財主閔公袈裟借地,遂使得九華山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名滿四海,後來善男信女各色人等相繼前來拜佛修禪,年久日累,於是便形成了名滿一方的閔園僧尼群落。這裏人一邊勞作,一邊修行,禪農並重,卻又相安無事。

王亮來到山坳處的鳳凰鬆前,看到這棵千年古鬆粗大的枝幹向兩旁逶迤斜出,恰似鳳凰展翅一般。而此鬆又名金錢鬆,金黃的鬆花蕊,綠色的鬆針,整個枝幹又像長滿羽毛的鳳凰,華貴而又逼真。王亮看見幾個善男信女站在一尊巨石邊,聽那女子對男子說道:“此鬆還是南北朝時期杯渡和尚所植,到如今有近千年的曆史了。你知道這鳳凰鬆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