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機關中的筆杆子哲學 (5)(1 / 3)

為了確保滅鼠工作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經研究決定建立滅鼠工作激勵機製。局裏成立滅鼠工作考核小組,負責滅鼠工作的日常考核工作。考核小組要由精兵強將構成,確保考核工作公平、合理、高效。具體的考核方法是,以科室為單位,每打死一隻老鼠,獎勵人民幣五十元,打死老鼠達五十隻,每再打死一隻獎勵人民幣一百元,打死老鼠達一百隻,每再打死一隻獎勵人民幣一百五十元。年末,局裏將評出滅鼠工作前三名的科室,第一名獎勵人民幣三萬元,第二名獎勵人民幣兩萬元,第三名獎勵人民幣一萬元。排名在倒數第一、第二的科室,分別罰款兩萬元、一萬元。同時,還要評出滅鼠工作先進個人。經研究,每個科室給一名滅鼠工作先進個人的名額,到年末,每個科室向局機關推薦一名滅鼠工作先進個人,由局裏下達正式文件予以表彰,先進個人獎勵人民幣一千元,並晉升一級工資。對於滅鼠成果,要經過審計科審計方能有效,如發現有弄虛作假騙取獎金和榮譽的,不但要扣回獎金,還要處以同額罰款,並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給予紀律處分。希望大家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一是一,二是二,以貨真價實的工作贏得榮譽和獎勵。

同誌們,今年的滅鼠工作艱巨而又光榮,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要緊密團結起來,轉變作風、鼓足幹勁、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堅決完成今年的滅鼠工作任務,為推動我們局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批 示

我在某局當局長。我的一大愛好是做批示。我常常在審閱的文件、材料、簡報、信件等載體上麵做出批示。其實,所謂批示,就是我親筆寫出讓下級如何辦的一段話,少則幾個字,多則上百字。事實上,批示雖不在正式文件的範圍之內,但往往比正式文件更管用。我覺得,批示是對文件的必不可少的補充,更符合中國官場的辦事習慣:主要領導重視的事情,下麵的人就會十分重視。

我對批示情有獨鍾。我覺得,批示這東西簡潔明快,而且效率高。對於某個事項,如果用正式文件進行安排部署,往往需要經過很繁瑣的程序:集體討論研究,有關部室起草文件,文秘人員核稿,有關領導簽發,印發到下級執行。翻來覆去的,把你折磨得痛苦不堪。有時,文件還沒有發下去,事情已被耽誤了。批示就不同了。批示是我的個人意見,用不著研究,內容由我敲定,也用不著通過那些繁瑣的程序。還有,批示的遣詞造句不受限製,隨心所欲,我怎樣想的就怎樣寫,真是痛快極了。我常這樣批示道:“此事非同小可,要引起高度重視,請張三牽頭,李四參與,王五配合,於某年某月前解決”,“請人事部落實某某的工作調動事宜”,“某某的事跡很感人,要在全機關組織開展學習某某事跡的活動。”我幾乎每天都在文件或相關材料上做出類似的批示,這些批示被工作人員拿去落實,我的心裏就感到很踏實,很有成就感。

我的批示很管用。我發現,凡是我批示的事項,都能得到較好地落實,而且很快就會有結果反饋到我這裏。有意思的是,許多工作和事項,文件上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往往卻得不到很好地落實,遠遠不如我的批示管用。我時常想,為什麼我的批示這麼管用,這麼受到重視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批示的事項就是我關注和重視的事項。執行了我的批示,不僅維護了我的權威和麵子,更重要的是,會給我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對他們大有好處。想想看,我批示的事情,誰要是不執行,那不等於明目張膽地同我過不去嗎,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會分清輕重緩急。

批示的本質是一種權力。它不僅用於公事,也可用於私事。許多人千方百計地托門子、找關係,讓我在某某文件或材料上做出批示。因為,他們知道,我的批示就是拍板。拿到了我的批示,就等於拿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當然,我會嚴格把握自己的批示的,我會認真考慮方方麵麵的關係,反複權衡各種利弊得失,決定是否做出批示。我知道,有人一年或幾年,甚至一輩子都辦不成的事情,隻要我寫一個批示,事情就搞定了。我的批示往往立竿見影。前不久,我的一個外甥大學畢業了,托我給他找工作。我在他的求職函上寫下這樣的批示:請人事處酌辦。我對他說,事情已辦妥,你就做好上班的準備吧。他說,不會就這樣簡單吧?我問他,難道你喜歡複雜嗎?結果,我的外甥很快就在我們單位上班了。我的外甥對我說,隻有區區六個字,就把就業這麼重大的問題解決了,您太厲害了。我說,不是我厲害,是我坐在這個位置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