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機關中的權術 (3)(1 / 3)

我永遠站在上級那一邊。在機關,上級是指揮、領導你的人,聽從上級的命令不僅是你的職責所在,更重要的是,上級決定你的命運。你將自己的行為與上級的要求統一起來,那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對於上級的指示和要求,我總是表現出積極支持的態度,決不打折扣。對於上級的工作安排,我總是立即執行,決不拖延。上級製定重大政策和規定,當征求意見時,我總是首先表態,表示支持。所以,上級經常說我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其實,我是選準了立場。正因為如此,上級對我的評價很高,經常把我樹為典型,讓大家學習。相反,局長經常批評某某缺乏大局意識,經常惡意抗上,如果再不改變就要換人。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如果你不站在上級的立場上,你遲早會品嚐惡果的。

有時局裏的領導出現了意見分歧,我會很謹慎應對的。比如,局長和副局長有了矛盾,他們的意見如果不一致,你到底支持哪一方?我的原則是盡可能采取中立的態度,盡量哪一邊也不要得罪。因為,如果你站在了局長那一邊,那麼,局長將來可能會調走,副局長也可能升為局長,幹部的變化是變幻莫測的。如果你站在了副局長的那一邊,你就會馬上得罪了局長,人家會輕而易舉地給你小鞋穿的。所以,你得罪了任何領導,其風險都是相當大的。這是我的深切體會。我的一位同事,和局長的關係十分密切,當副局長與局長發生矛盾的時候,他被攪了進去。他積極協助局長排擠副局長。想不到,這位副局長能幹不說,還有後台,結果是局長被擠走了,副局長被扶正了。新局長上任不久就對中層幹部進行了大調整。他被安排了一個閑差,後來不久因被查出業務中的一些失誤,被撤了職。我想,他會明白自己的得失的。

立場決定前程。在機關,經常提到選擇幹部要看德、能、勤、績。從來不提立場問題。不過,你在機關待久了就會明白,從長遠上看,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他的立場,取決於他是否與領導的立場保持了一致,是否支持領導的工作。如果他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了不起,敢與領導抗衡,那麼他十有八九會失敗的。我的一位同事,姓方,很有才幹,但他有一個毛病,就是愛同領導頂牛,他總是同領導的立場相左。他不是故意的,是性格使然。大家都說他強,凡事認死理。但是,他偏不聽大家的勸告,結果不時與領導唱對台戲。大家知道,他往往是對的。

可是,他隻是注重了明辨是與非,卻沒有想到立場問題。而領導要考慮大局,他們如何也不能容忍一個經常與自己作對的人。還有,工作講究的是統一指揮,大家步調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主意,沒有統一的意誌,恐怕這工作也不會正常開展。所以,方同誌一直沒有被重用,一直被冷落。有人勸他,不妨與局長溝通一下。他說,我這麼盡力,這麼認真,比我差得很遠的人都被提拔了,讓我去找局長溝通,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打死我也不幹。於是,他依舊當一名科員。他偶爾發點牢騷,並沒有好辦法。我想,我的能力可能不如他,但是我的立場問題處理得比他好多了。所以,我穩穩地坐在了中層幹部的位置上,而且負責要害部門的工作。

內部用人規則

我曾經擔任局機關人事科副科長。大家都說我是管官的官,權力很大。其實,大家不知道我的難處,說心裏話,我這個人事科副科長不是好幹的,煩惱很多,十分操心。我的年齡不到五十歲,可是,頭發都快要掉光了,大半個腦袋亮閃閃的。我說這叫熱鬧的馬路不長草,那是給自己找台階下。醫生對我說,脫發的真正原因是思慮過度、精神緊張。

官職是個好東西,大家總是又爭又搶。可是官職是有限的,所以,在我們單位,官職永遠是求大於供。往往是這樣,如果出現一個官職空缺,就會有百八十人盯著,你說這局麵好應付嗎?當然,什麼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規則,官場也不例外。官場是啥規則,恐怕一下子難以說清楚。不過,大家嘴上不說,但心知肚明。我曾當過雜誌的責任編輯,後來當上了局機關人事科副科長,我發現,這當人事科副科長和當編輯有相同之處。我編輯的雜誌每期要刊登二十餘篇稿子。而我一個月總能收到二三百篇稿子,這樣,稿件供應遠遠大於需求,所以隻有很少的一部分稿子能夠變成鉛字。那麼一期雜誌這二十多篇稿子是怎樣登上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