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學問很多。人家稱呼你什麼,其感覺、其心情是大不一樣的。拿我來說吧,以前,我的手下人都稱我為局長,現在,大家都稱我為老板。其實我不是做生意的,也不是私營企業主,大家稱我為老板,是有原因的。在單位,大家要是稱我局長,那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後來有人稱我為老板,我聽起很順耳,也很高興,於是我就應承下來,不反對別人叫我老板。大家都是聰明人,發現老板這個稱呼很合我的口味,於是就爭相地叫了起來,於是,我這個局長就變成了老板。一開始,大家在私下的場合稱我老板,現在,在機關凡是熟悉我的人都稱我老板。而外麵來的人則中規中矩地稱我為局長。我覺得,稱老板更能顯示我的權威和派頭。我這個人在單位一向喜歡說一不二,說話辦事敢於拍板,決不拖泥帶水。實際上已經體現了老板的風範。再說了,現在企業大老板很時髦、很瀟灑、很風光,別人紛紛稱我為老板,無形中為我增加了不少底氣。
我稱呼別人很講求藝術。在單位,我是局長,但從來不擺局長的架子。對於手下人,我一律稱兄道弟,好像是一家人似的。對於比我年齡小的,我一律稱他們為小弟小妹,顯得關係密切。不過,對於年齡比我大的,我不能稱他們大哥大姐,他們會不好意思的,所以,我一律稱他們老弟老妹。我發現,大家從不與我計較年齡的問題,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是局長。我發現,隻要你官大,在稱呼方麵,你的年齡就有了彈性,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稱呼別人,大家決不會計較和求真的。這樣,在我們局裏,我與大家稱呼起來都感到既親切又溫暖,大家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許多。大家都我說平易近人沒有官架子。我心裏很得意。我發現,我稱呼大家老弟老妹、小弟小妹,可是沒有一個人稱我為大哥,而是稱為局長或老板。也許這就是機關的潛規則,你不用製定什麼規定,大家一律執行,決不走樣。
稱呼得妥當,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我出差去北京,需要到一個自己找不到地點的單位辦事。我向一位比我年齡大得多的婦女問路,我就習慣地稱她為小妹,因為,我在機關一直就這樣的。稱呼完我就後悔了,我想,人家的年齡明顯比我大,稱人家小妹也許讓她反感。沒想到,她卻對我格外熱情,非要親自領著我去那個單位不可。我感到莫名其妙。後來她告訴了其中的因由:原來,她由於長得太老,很多年沒有人稱她為小妹了,而是一律稱她為大娘大媽,連大姐的稱呼都聽得少之又少;現在,我稱她為小妹,她感覺自己還年輕,所以高興極了。你說說,稱呼這東西是不是學問很大呀。
我格外注意對上級的稱呼。對上級的稱呼很重要,不能有任何馬虎大意。稱呼時要十分講究,既要體現出充分的尊重和敬意,又不能不著邊際,讓人家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在這方麵,我積累了一些經驗。上級單位來人了,如果他們有官職,那最好了,那麼我就可以不費心思地稱他們為李局長、張處長、王主任。可是,如果來的是一般幹部,沒有職務,那麼我決不能稱人家小張、老王、李科員。我會立即開動腦筋給人家罩上一個恰當的官銜,稱為張副科長、王經理、李主任。我發現,大家都對我給罩上的官銜十分認可,沒有要求更正的。其實,給人家罩上官銜,即使是編出來的,也說明是對人家的尊重。人家有了麵子,而我也免了為難,大家都有了麵子,兩全其美。有時,對於我的上級領導,我還稱他們為老師。意思是,領導是我的老師,我要甘當小學生,虛心向領導學習。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稱呼,上級一直很喜歡我,說我說話辦事很講究、很謙虛、很得體,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幹部。
有的稱呼很令人敏感。如今,我們單位往往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才稱某某為同誌。比如,在處分人的時候要稱同誌。當要處分某某的時候,一般來說,我會將談話的差事交給監察室主任。有時我會把其中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人物請到我的辦公室,我要同他談話。這時我會說,某某同誌,鑒於你在某某工作中的錯誤,組織上決定給予你某某處分,希望你能理解組織上的決定,要很好地接受教訓,以免犯更大的錯誤。所以,每當我稱別人為同誌的時候,總是出於萬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