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洛川城,洛川河,一個紅衣女子在觀光遊玩。她的身後,有兩三名男女青年相隨,望向她的眼神,都有著敬畏。
“三妹子,你和我說一下,這洛川河的典故唄。”紅衣女子眉目一揚,神情有著喜色,對身後隨從說道。
此刻的洛川河邊,有著數艘遊船,張燈結彩,仿佛過年一般。
“紅姐,這你可就問對人啦,我自幼呀,就在這洛川城長大。”三妹子嬌笑一聲,聲音柔媚地說道。
洛川城,洛川河,河水滾滾流淌,流不盡,唱不完,那一段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
數百年前,夏國夏家,出了一個驚才豔豔之人,名為夏禹。此人相貌雄偉,或武道或才謀均為人中龍鳳。夏禹曆經艱險,成功通過長老議會的考驗,登基為帝,史稱禹皇。
禹皇在位時,勵精圖治,國家繁榮,人民幸福。即使在夏國悠久的曆史上,禹皇的政績,也可排在前三。禹皇在位三十年,夏國達到了鼎盛時期。
或許盛極必衰,或許是生不逢時,禹皇之子夏啟同樣才華橫溢。以夏啟之才,放於任何一個年代,都足以登基為帝。夏啟雖然年幼,可占星祭祀早已看出,他的身上,有真龍之氣閃耀。見幼知老,老一輩人都同意,夏啟若是為帝,成績必不在其父之下。
一族無二帝,這是夏國的立國之本。夏啟的才華,注定要永永遠遠地被掩蓋在他父親的陰影之下。
商家
商伯,才能雖然中庸,可畢竟也達到了為帝的門檻。禹皇退位後,商伯登基。
說道這裏,三妹子說得口感舌燥,找船夫要了幾口水,又大大地喘了幾口氣,這才繼續說道。
紅衣女子看著新年的繁華盛景,聽著三妹子講那陳年舊事,不由輕笑道,“新年舊事,想不到,這洛川河的故事,竟然和夏啟亂政有關。”
見到紅姐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三妹子神情也是一喜,更賣力地講述起來,不時加入表情動作,繪聲繪色。
商伯登基後,夏啟不滿,可也無能為力,從此躲在夏家中,再不見外人。其實,禹皇退位時,曾提議讓夏啟登基,可遭到了其他兩族的強烈反對。夏、商、周三家共治夏國,這乃夏國千百年來長盛不衰的國策。為成就一人,改一國之策,這本就是不可為之事。
一連三年,夏啟都閉門不出。商伯雖然才淺,但畢竟有禹皇的根基,也將夏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就在所有人敬服夏啟退讓之舉的時候,一場動亂,在夏國驟然爆發。它就像一場暴雨,要將夏國千百餘年的製度毀滅。
三年臥薪嚐膽,利劍一朝出鞘。夏啟沉寂的三年內,暗中掌控了夏家的大部分力量。此時的周家,東西兩脈不和,夏啟聯合東周一脈,發動了曆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政變。
那是動蕩的一年,血流成河,民不聊生。
“後來,夏啟勝了,登基為帝,治理夏國
十年。”紅衣女子突然開口,將事件的結局講出,“這段曆史,雖然不入史書,可市井小巷,人們口口相傳,還是將它保存了下來。”
“紅姐說的對。”三妹子嬌笑一聲,對紅衣女子的話表示讚同。
“可這,和這洛川河有什麼關係。”紅衣女子親啟櫻唇,對三妹子問道。
“因為,大將軍洛川,就是因那一場戰亂而死。”三妹子的聲音略微低了下來,顯然因洛川的故事而心生淒涼。
夏啟在位十年後,禹皇重病,幾乎不能下床。趁禹皇重病,商家聯合西周一脈,發動了捍衛三家分治的政變。商伯準備充分,甚至聯絡鄰國楚國,一起出兵。
鏖戰三月後,夏啟全麵敗退。在逃亡之時,夏啟帶著殘餘部下,曾在洛川城修養過幾天。當時負責追殺夏啟的是商家大將商紂,商紂因其血腥狠辣的作風,即使在將星雲集的商家,也是有著赫赫威名。
“那是一段恐怖的日子。”說道這裏,即便是潑辣如三妹子,也不由得歎息起來。
商紂來到洛川城時,因夏啟已離去,勃然大怒,派士兵在洛川城劫掠一番。那是屬於洛川城的黑暗三日,軍隊若是失去的管製,那便宛若吃人的猛獸,種種恐怖場景,讓人想起便會心驚肉跳。
三日後,商紂準備離去,卻收到夏啟已被周家周姬所殺的消息,他暴怒之下,竟生出屠城的想法。
“大將軍洛川,也是在此時
出現,如救世主一樣,救下了洛川城全城的人。”三妹子歎息著,說出了洛川與洛川城的緣由。
“為了紀念他,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一城一河嘍。”紅衣女子輕吸一口氣,眼睛望向遠方不斷流淌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