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中,許多人的回答,其實都是有著他們父母輩的“指導”。

平日裏,吳雲七與張文瑞是要比這些凡人以前所待的地方的管理者,要好上太多太多。

但修仙者終究是修仙者,凡人終究是凡人。

吳雲七與張文瑞要推行那不需他們盲目敬仰的風氣,他們卻不能真的就那般毫無敬畏。

畢竟這些修仙老爺喜怒無常,不管是不是真的要那般行事,他們謹慎對待準沒錯。

隻要不是第一個去行事的,或者不是第一個被強迫去行事的,隻等出結果再跟風,就是這些曾經有資格在那些城池中生活的凡人的處世態度。

何況還有那麼多不如他們,隻知道盲目崇拜吳老師與張老師,連常識都是一塌糊塗的凡人。

不,準確的說,應該是那些曾經畜牲般過活著的凡人,才是這些有些遠見的凡人最大的潛在敵人。

吳老師與張老師推行的規矩,他們這些上過學堂的人,要是犯了錯,受到的懲罰,肯定比那些連常識都沒多少,還需要他們去不斷教導的人,重的多。

吳雲七沒有立即出現,進入課堂,而是靜靜等待了起來,想要看看肖教員到底會如何應對這突然的疑問。

小孩看到旁邊這些同學異樣的目光與肖教員有些僵硬的麵容,心中更加忐忑害怕起來。

小孩家中父母,不是那沒有倫理常識的凡人,也不是有資格住在城池中的富貴人家。

本就是鄉野村夫,所受的教育幾乎沒有。

父輩接受的理念就是種地,結婚,生子,孝敬仙師。

最後一點尤為重要。

當然,該怎麼孝敬仙師,也隻是停留在按時上交糧食與貌美的女兒層麵。

至於上交的糧食與後輩,到底去了何處,他們是不知道的。

反正按規矩去交給村長,就萬事大吉。

若是有著其他想法,村中叛逃的村民,第二天就會懸掛在村頭,沒有多少人敢胡亂行事的。

這對夫妻,過過苦日子,如今也算是過上了好日子。

閑暇時刻,也不免感歎一下如今的好日子,希望能夠一直保持下去,就謝天謝地了。

就怕是仙師一時起興的念頭。

沒有被避諱的孩子,自然是聽到了父母的言談。

平日裏小孩也是極為懂事,分的清事情的輕重,被他聽了也就聽了,不覺得會出什麼大問題。

沒有像其他父母那般,嚴詞警告。

所以在接受了新的教育一段時間後,小孩心中有了疑問。

今天在聽著同學們毫無顧忌的暢所欲言,甚至還有大膽的同學,說著要嫁給吳仙師的話語。

一時間小孩也被這濃鬱的課堂氛圍感染,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第一個疑問。

在小孩心中,是希望能從肖教員口中得到肯定的回複的。

因為很小時就見過那些違抗仙人的村民慘烈的下場,也見慣了村民們苦痛的生活,他自己也是苦痛的一部分。

所以小孩是比任何人都要希望得到肯定的答複的。

可是在他問出疑問後,課堂氛圍一下變的如此安靜,讓小孩的臉都變得蒼白起來。

一股不安感充斥著全身,眼淚已經在眼眶內打轉。

從肖教員那僵硬的麵容,小孩知道自己估計是闖禍了,但又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

明明都在暢所欲言,為何自己問出疑問後,就變得這般詭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