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懷來縣南山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裏。1941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南山堡成立了抗日兒童團,董存瑞當上了第一任團長。他整天斜挎著一把木刀,腰裏插著木頭手榴彈,手裏拿著紅纓槍,領著兒童團員,在蘑菇頂山站崗放哨,查路條,看信號樹,不管刮風下雨,從沒有誤過事。他多次送雞毛信,送十萬火急的“火柴信”,每次都能巧妙地躲過敵人的盤查,出色地完成任務。他還積極參加減租減息運動,發動群眾,監視敵人,對漢奸地主進行堅決的鬥爭。
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歲月裏,董存瑞經過黨的教育,經過戰爭的錘煉,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抗日小戰士。1945年7月,他光榮地參加了八路軍。
1947年3月,董存瑞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解放河北隆化縣城的戰鬥激戰前夜,隆化城顯得異常寂靜。部隊趁著朦朧的月色,靜悄悄地開進早已構築好的進攻出發陣地。
1948年5月25日清晨,戰鬥首先從苔山打響了。董存瑞和戰友們衝破了敵人嚴密的封鎖,一鼓作氣炸掉了三個炮樓和四個碉堡。正要乘勝追擊,突然,從隆化中學外側的一座橋上噴出六條火舌,攔住了部隊衝鋒的道路。原來敵人在緊靠圍牆外的一條旱河上,用鋼筋水泥構築了一個偽裝十分嚴密、很難發現的橋型暗堡。衝鋒的部隊被壓在一個小土坡下麵,抬不起頭。不炸毀這座碉堡,就接近不了隆化中學,部隊還要受更大的損失。現在,一分一秒都不能猶豫,董存瑞猛地跳到副連長跟前,神態堅定地說:“副連長,我去炸掉它!請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董存瑞一麵說著,一麵從上衣兜裏掏出小包,鄭重地交給指導員:“如果我犧牲了,獎章交給黨組織,錢,算我最後一次黨費。”說完,便彎腰抱著炸藥包,倏地躍了出去。董存瑞沉著、機智、忽左忽右地爬著,冒著敵人的彈雨,在戰友的掩護下,終於爬到橋型碉堡底下。這橋離地有一人多高,兩邊是光滑的橋墩,炸藥包在高處沒地方擱,放在平地又不頂事。董存瑞把炸藥放在橋沿上,可是那也是一抹溜平,沒有邊兒,沒有棱兒,放了兩次都滑下來了。董存瑞轉著身子四下打量著,想找個什麼東西做支架,可是附近不用說木棒,就連根秫秸也找不到啊!就在這時候,嘹亮的衝鋒號響起,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大批後續部隊攻上來了。
麵臨死亡的敵人還在進行垂死掙紮,碉堡上的磚頭,一塊一塊被捅開了,橋壁上立刻又出現了十幾個暗槍眼,“吐吐”地噴著火舌。
董存瑞回頭看看潮水般衝上來的戰友,胸中隻有一個念頭:為了勝利,為了新中國,就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把敵人的碉堡炸掉!董存瑞挺起胸,昂起頭,大步跨到橋底中央,毅然決然地用左手舉起炸藥包,右手猛地一下拉著了導火索!導火索“嗤嗤”地冒著火花,急速燒向炸藥包。這時,側後方敵人炮樓裏的斜射火力,向橋底射來,擦著董存瑞的軍衣。然而,他全然不顧,忍著左腿的劇烈傷痛,把炸藥包高高地舉起,像鋼打鐵鑄的巨人,昂然挺立著。
“一秒,兩秒……同誌們,為了新中國,衝啊!”隨著閃出一道紅光,傳來天崩地裂般的一聲巨響。一股熱浪翻卷而起,團團濃煙衝上了天空。敵人的碉堡被炸飛了,英雄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開辟了部隊勝利衝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