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莊的日本人據點裏丟了一匹馬。
按說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不就是一匹馬麼?不同的是,丟的偏偏是日本人的大洋馬,而這匹大洋馬,又偏偏是據點裏的最高指揮官——山野隊長的坐騎。
這就麻煩了。
自打日本鬼子一來,中國人就全倒了大黴。命中的五行一下就去掉了四行,一個個都成了一文不值的土命,比塵土還塵土。金貴的金命都叫日本人拿了去。中國人就算丟一條龍都不值一提。日本人一隻小貓小狗也比中國人一條命值錢。更何況是一匹大洋馬!
不用說,日本人是決不肯善罷甘休的。不罷休,中國的老百姓就又該倒黴遭殃了。
但這回卻沒有。
並不是日本人忽然一下變成了菩薩心腸,而是還沒有來得及不罷休,就有一個中國老百姓主動來據點裏報了告,願意領著皇軍把馬找回來。
這個中國老百姓,當然就是曲長嶺。
山野太君立刻親自召見了曲長嶺。
山野太君知道他們侵入的這個地方民風強悍,容不得別人欺負。中國人欺負都不行,更不用說是日本人。皇軍漂洋過海大老遠跑到中國來幹什麼,山野隊長自然是十分清楚的。皇軍要想武運長久,要想在中國站住腳,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征服民心自然十分重要。但這民心卻不好征服。這地方的中國人對他們總是充滿敵視,總是不肯合作。他的東莊據點所轄十個村子,至今連一個維持會都沒搞起來。為此他不得不下令殺了十個不肯給皇軍維持的鄉紳,殺雞儆猴。
雞殺了,猴卻還是鎮不住。維持會長沒人當,倒有人膽大包天偷起皇軍的馬來了!
幸而,還有人主動向皇軍報告馬的消息。這就好。這就說明這地方的中國人也並非鐵板一塊,也還是有人願意為皇軍效勞的。
山野很親熱地請長嶺坐下,還叫勤務兵倒一杯東洋茶水給他喝。看著他很貪婪地喝了好幾口,這才笑眯眯地問:
“你知道是誰偷了皇軍的馬?”
“是的我知道。是曲長山。那馬現在就藏在他家的小場屋裏。”
“曲長山?”山野聽著這名字有點耳熟。長嶺就進一步告訴他:“就是聚寶莊那個曲長山,我的東家。”
“東家?”中國通的山野還是不夠通,好半天也沒搞明白這“東家”究竟是什麼東西。直到一個胖胖的翻譯官走過來,告訴他東家並不是什麼東西,就是鄉紳之類。
山野一搞明白,立刻就對長嶺的話產生了懷疑。既然是鄉紳,家裏一定很有錢的。這樣的人,又怎麼肯冒著全家殺頭的天大風險,來偷皇軍的一匹馬呢?
長嶺以很好的理由回答了他。
長嶺說,曲長山跟共產黨的河南區隊早有暗中聯係,已經給他們捐了好多的錢買槍打皇軍。現在,河南區隊急需一匹好馬,跟周圍的抗日隊伍聯絡。但找來找去,本地的馬都很不理想,隻有皇軍的大洋馬才是最佳馬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