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盜彭越(1 / 2)

在胡亥、趙高等人的專權下,秦帝國由盛至衰的速度讓人側目,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漸漸形成。

秦軍內部矛盾給了李原鑽空子的機會,章邯想伸手遭到抵製,王離想吞並夠不著,至於楊熊、趙賁,對李原部的情況知曉寥寥,李原又在滎陽與定陶之間活動,兵力不足的楊熊也隻能徒乎奈何。

大梁整編對一直以來軍律嚴明的秦軍而言,是打破常態的意外之舉,李原穿越者的身份、郡兵與朝廷之間尖銳的矛盾、缺少足以和李原對抗的高級軍官、加上從死亡線上又保全性命的慶幸,這多方麵的因素疊加起來,讓李原軍走出了從附庸到獨立的第一步。

深挖洞,廣積糧。

李原現在的想法很簡單,羽翼未豐,這千餘人的家底薄得不能再薄,沒有地位、名望、錢糧,振臂一呼從者雲集、有名的能人競相來投隻是神怪小說裏的妄想。

大梁周圍皆是實力強悍的群豪,不去說項梁、章邯、項羽、劉邦這樣的勁敵,就是楊熊、趙賁之流的實力也要比李原強了許多。抓緊時間對軍隊進行整編,把軍權牢牢的抓在手裏,是李原的當務之急。

不管是周興、王老六、還是胡壯、何平,這些人的名字李原沒有在任何史籍上見到過,換句話說,這幾位都是籍籍無名之徒,靠這些人與項羽、劉邦等一群猛人較量,李原還沒有自大自狂到無知的地步。

人才是靠培養的。

既然踏出了獨立自主的第一步,那麼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李原可不想沒過多久,就成為某個強大勢力的犧牲品。

八月二十七日。

秦軍在大梁休整到第十天,平靜的局麵突然被打破。一直都與劉邦等人有聯係的大梁巨盜也開始盯上了這支人數不多、又是新敗的秦軍。巨野澤大盜彭越召集數路小股群盜,自封巨野君,率五千餘盜寇,號稱上萬梁地好漢殺來浚儀。

大盜彭越,字仲。這個與韓信、英布齊名的大漢開國功臣不是一個易對付的對手,彭越是遊擊戰術的始祖,敵進我退、敵駐我打、敵疲我追,把霸王項羽襲擾的苦不堪言。好在李原不是項羽,彭越的這一套東西在後世早被太祖給實踐化了,論起實際運用,李原的水平不比彭越差多少。

家大業大,顧慮的地方才多;一窮二白,李原現在也沒什麼可顧慮的,他的應對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將部隊緊縮於浚儀城中,一部監視群盜,其餘繼續操演,讓彭越等人找不到什麼破綻。

對峙的局麵一直持續到九月上旬,李原見招拆招,並不理會彭越的那點盤外招,彭越終於沒了耐心,而隨著整編的深入推進,秦軍的戰鬥力也在不斷提升,這讓彭越如坐針氈,五千群盜,要吃要喝,隸屬不同,彼此之間看不順眼的不在少數,內訌拔刀子的事件越來越多,這讓彭越煩躁不已。

九月十一日,首先耐不住氣的彭越約下戰書,要與李原來一場陣前單挑。

將領之間在陣前約戰,一決勝負這樣的事件在冷兵器時代並不少見,彭越也對自己的武力有十足的自信,勝了李原,他在群盜之中的威信隻會更高,到時打壓一些不服從的盜寇也能順暢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