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第三十六章 麵聖(1 / 2)

李林跟在那趙公公後麵,進了禦花園。時值深秋,傍晚的太陽還有些兒餘溫,園裏各色菊花盛開,李林哪裏有什麼心情觀花看景,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小道兩側,每隔幾步便有一金甲武士持戟站立,瞪住李林,帶著一付吊喪不哭的臉,直令李林不住的打軟腿。遠遠地聽到有人說話,李林偷瞄一眼,好像是幾個老頭子。

到了近前,那趙公公叫道:“稟皇上,李林帶到!”

李林不由自主,跪在地上:“草草草民見過陛陛陛下,願吾皇那個啥……那個千秋萬代,一統江湖……那個不對!”

李林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這一見皇上,又草又陛的,俺可不是成心罵人!至於那個千秋萬代什麼的,更是情急之下,把任我行的禦用標語搬了出來。

假山後麵隱隱傳來吃吃的笑聲。李林覺得後背陣陣發冷,惱了皇帝,管你什麼穿越人士,這百多斤要扔在這裏!

就聽得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鄉野小子,起來罷!”

李林用盡力氣,從地上爬將起來,雙腿仍不住的抖動。向那說話之人望去,隻見那人約四五十的年紀,麵色白皙,五縷黑髯,穿一身黃色衣服,端的是個老帥哥!敢情這就是李世民,號稱天可汗,長得可不像曆史課本裏畫的那個大眼泡子皇帝啊!中學課本真是害人不淺!

李世民兩側坐著兩個老頭子,向李林點頭微笑,李林覺得眼熟,定睛一看,原來是孔穎達和李淳風!忙向二人彎彎腰,以示行禮。

李世民打量李林好一會,才略帶失望的說:“你就是李林?老孔,淳風,你們沒說錯人吧?這就是胸懷大才的李林?那‘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真的是他寫的?”

孔穎達點頭笑道:“皇上,老臣從不妄言!”

那邊李淳風也說道:“皇上,貧道與李林公子一路同行,收獲良多,李林公子見識不凡,我朝無人能及!”敢情這李淳風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牛鼻子老道。

李世民沉吟一會,說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是朕的不是。隻是這孩子身體單薄,比不得那房家二小子。也罷,你既有才,便以園中之物,即興賦詩一首,讓朕和幾位愛卿聽聽!”

李林的汗一下子就出來了,什麼事啊,動不動就叫俺作詩,你還真當俺是文藝青年麼!可不作詩小命不保,李林忙四下裏亂看,可深秋的花園裏,除了菊花,還真沒別的東西可以應景。李林腦子裏一閃:菊花!就拿菊花來救命罷!李林忙開動腦筋,想那和菊花有關的詩,想了一會,隻有一首黃巢的菊花詩還能記得,於是戰戰兢兢地說:“草民有一首,是詠菊的,不知能不能吟?”

李世民一驚:這小子這麼快就能想出來!看來倒也有幾分急智。說道:“且吟來聽聽。”

李林清了清嗓子,吟道:“待到秋後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金黃甲。”

沉默得半晌,李世民和兩個老頭子齊聲叫好。李世民道:“好詩,好詩!雖片刻之間,能成如此好詩,可稱有才!此詩彼有意境,似是武夫之作,看你文弱小子,竟有向武之心,好,好!”

李林的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你要是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幹什麼的,恐怕你就得殺俺一百遍!這首詩,可是圍困長安的時候寫的!

孔穎達笑道:“陛下,此子之才,不止於此。老臣曾與這李公子深談,覺得李公子頗輕詩詞,謂之小道末技,而重實學,所言之治國方略,不聞於先賢,不見於墳典,卻頗有深意,老臣自覺才智不濟,因此不敢隱瞞人材,特向皇上舉薦。”

李淳風在一旁也說道:“貧道自東昌府與李公子相遇,一路行來,發現李公子胸中所學,雖包羅萬象,卻又涉獵很深,實不是一般的酸儒可比!”

孔穎達笑道:“牛鼻子!汝笑我乃酸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