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普天成不表態,李建英咬咬牙又說:“當然,這也是瀚林的意見。”

說到這兒,李建英不說了,她到海東來,不就是為這一句話麼,這句話說了,她的任務就算徹底完成。

她起身,舒展了下腰,活動了幾下胳膊。普天成驀地發現,那個嗚嗚咽咽哽著嗓子沒有主意張皇失措的李建英不見了,眼前的李建英馬上又變回高官太太,居高臨下的氣勢,不可侵犯的威嚴,還有她特有的高貴、美麗,都顯得神聖而不可侵犯,更不能違背!仿佛每一根眉毛上,都飛揚著至高無上四個字。

原來她一直在演戲!

真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啊,高官太太的演技,遠比高官純熟,而且更容易讓人中計。

李建英站了那麼一兩分鍾,從容地走到衣架那兒,那兒放著一紙箱,李建英打開它,拿出一樣東西,細細地把玩一會,臉上流露出陶醉而又不舍的神情。

普天成對那種神態很熟悉,如同官員捧著自己的任職文件,如同情人捧著相愛者的照片,還如同嗜毒者手捧毒品。

未等李建英說出是什麼,他已猜到,李建英將要打開的是一件珍藏品。

“天成啊,早就聽說你有一件稀世之寶,隻是無緣得見。

不過據大姐多年研究,你那寶物不是一件,是一對,年代嘛,比你知道的還要早五百年。那寶也不是龜山出土的,出土地在河南二裏頭,當時是一對,你手裏那尊估計是從民間渠道流傳到龜山白雲觀的,大姐手裏這件,可一直在皇親貴族手裏。大姐費了不少心血啊,就為了能將它配成對。現在好了,大姐成全了你,我把它放下了,要是喜歡,你留著,讓它們也互相有個伴。

要是不喜歡或者有什麼顧慮,你把它砸了。”

說完,李建英果決地轉身,毅然離開包房,騰騰騰走了!

普天成怔在那裏,直到腳步聲完全消息,白玉雙走進來,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普天成眼前是兩尊陶。李建英說得沒錯,這寶物果真不是一件,是一對,普天成一直供奉著的,民間應該算是公陶,象征著陽,或者天,他終於發現陶下底座處有個“乾”字,隻是年代久遠,早已看不清,用手能隱隱摸到一點兒輪廓。

這陣他是憑借放大鏡還有多年積累的專業知識來判斷的,而李建英這尊,“坤”字卻保留得相對完整,足見李建英沒說謊,她這件的確在皇室流傳。

“乾”和“坤”都有了,合起來是什麼呢?

凝神端詳半天,普天成還是收起“坤”,一言不發地將它放進櫃子。他有一尊就夠了,多了,受之不起。

普天成再次投入到工業企業督查中。

南懷新任書記鞏學瑞和市長婁鋼對普天成的態度讓普天成暗暗驚訝,兩人畢恭畢敬,禮貌而周全,一切做得都很到位。

鞏學瑞如此,普天成尚能接受,

再怎麼說他也做過鞏學瑞直接領導,人家不可能這點素質也沒。婁鋼對他這樣,普天成就有些不自然,受之不舒服。

偏是婁鋼的態度比鞏學瑞還要紮實,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注意到了,特別是陪普天成視察時,步子始終緊隨其後,而且一直在右邊,將左邊留給鞏學瑞,一次也沒亂。身位從來不跟普天成平齊,永遠保持半身位的距離。中間休息或是聽報告,為普天成續水的永遠是婁鋼。在南陽工業園區,南翔電子老總介紹生產線時無意中站在了普天成正對麵,將記者的視覺遮擋住,婁鋼走過去,輕輕撞了一下南翔老總,就將記者的視線撞開了。這個動作正好被普天成注意到,當時沒多想,隻顧著給工業園區鼓勁。回來途中,普天成就覺婁鋼有點意思,能在任何時候都把細節拿捏在手裏,不簡單。

南懷情況比廣懷好,南懷之前是比不上廣懷的,工業經濟綜合指標全省排第六,但從這個季度各項數字看,南懷提升很快,目前僅次於海州。當然,海州跟南懷無法比,人家實力擺在那裏。但南懷的許多做法還是引起了普天成注意,特別是兩位新領導到任後,

針對工業園區提出的戰略舉措以及對工業企業的扶持手法,令普天成耳目一新。

特別是他們提出的把園區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率先做大做強園區經濟,將五大園區作為南懷五張名片,用齊了力往外打的戰略構想,不隻是有氣魄,更是對新的發展形勢下如何快速高效發展工業經濟的全新解讀。普天成認真看了南懷市委、市政府重新製定的《關於工業園區發展建設的若幹意見》以及配套細則,除傳統的領導包片、部門包點等措施外,對南懷提出的市直機關“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大加讚賞,這項改革就是充分授權或在園區設立機構,為園區項目提供一條龍服務,審批不出園,服務不出園,一切圍著園區轉。還有南懷提出的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培育千億元產值項目區兩個,百億元產值項目區三個,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45%以上,實現稅收同比增長30%以上的目標感到由衷高興。

針對南懷發展模式,普天成強調,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轉型升級。

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

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切實抓好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要立足現有基礎,依托園區優勢,加大科技投入,著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引導和扶持新興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競爭力。

要結合南懷產業基礎和已具備的技術優勢,選擇電子信息、新型材料、新型能源、食品醫藥、現代物流、節能環保等領域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強化政策支持,培育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突破核心技術和推進產業化方麵下功夫,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升級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