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 / 3)

“啊,是啊,是啊”,程一路應付著已經上了車。他朝遲雨田招招手,車子就開走了。

葉開問:“秘書長,晚上一定人很多吧?我碰到不少各單位的司機。”

“還好”,程一路答道。晚上的人是很多,一個廳級的人大常務副主任嫁女兒,來這麼多人,正常又不正常。程一路想遲雨田也許想著反正要退了,臨退前把女兒的婚禮熱鬧地操辦一下,也不是多大了不得的事。程一路原來還猶豫過參不參加今晚的婚宴,現在看來參加是正確的。不僅僅給遲雨田一個麵子,也讓自己出了一回臉。剛才那麼多人上來敬酒,有喊秘書長的,也有喊市長的。不管喊什麼,都是衝著他程一路來的。一個官場中人,在適當的場合,理智而體麵的出場,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老百姓其實不可能天天真正地看到你,他是通過別人的口,通過電視,來知道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的。哪個領導出來得多,在新聞節目中出來得早,就說明那個領導官大,威信高,影響力大。換句俗話就是權力大。程一路其實相當注意這一點。到市委後,他一般都是跟在領導後麵。即使有電視畫麵時,他也有意識地往後退,千萬不能搶了主要領導的鏡頭。當然,如果他就是出席某個場麵的最高領導,他也會當仁不讓地站在鏡頭的最中間,站在最突出的位置。

有人曾經開玩笑說:現在的電視新聞,越到下麵越單純。省裏的電視新聞還是有些社會性的,到了市一級,主要是領導的,再到縣一級,基本都是領導的了。有時新聞節目就是領導活動動態,不管大事小事,總要領導出來。而且,新聞節目不是看本身的新聞性,而是看領導的新聞性了。

車子在南州的夜色中慢慢行進,葉開知道程一路秘書長晚上喜歡車開得慢,他好看看車窗外的街景。

手機卻在這時響了。

程一路打開手機,看見是蔣和川的電話,就問是什麼事。蔣和川說他在“別有天”。香港的黃總來了,想請秘書長出來喝茶。不知賞臉不?

“這……”程一路想拒絕,但他知道蔣和川是個好麵子的人,他一定是在黃總麵前打程一路的電話的,以顯示他與程一路秘書長的關係非同一般。如果程一路不去,蔣和川就會很難堪。而且,蔣和川在給程一路打電話前,事實上已經摸清了程一路現在的動向。這些企業家,現在個個神通廣大。有個短信就說:開放毀了一代女人,企業家毀了一代官員。

程一路一直注意與蔣和川這樣的企業家拉開距離,即使程小路當初是以南日公派留學的身份出去的,但程一路也不是直接找蔣和川的,而是魯胡生從中幫忙。包括張曉玉的出國。在市委秘書長的任上,他不可能不與企業家接觸,但接觸都是有分寸的。企業家的目的是幹好企業,而幹好企業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這就決定了所有的企業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做賠本的賣買。企業家與官員頻繁接觸,這是中國的一個怪現象,也是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產物。說明了市場的不規範,和官員的過度幹預。國外,是官員圍著企業轉,而在中國,恰恰相反,企業圍著官員轉。

蔣和川是個城府極深的人,以前他與張敏釗的關係就很微妙。任懷航書記來了後,很快就把眼光盯向了南日。曾有人評價南日是紅色企業,意思是指南日與官場走提比較近。這官場,其實指的範圍很小。在南州,南日在企業界的地位,決定了蔣和川根本不會把一般的小官小吏放在心裏。程一路甚至想:蔣和川的心裏,可能隻有任懷航一個人。其它人,包括徐碩峰,黃川,都隻不過是他的棋子。

那麼,程一路呢?

在到別有天的路上,程一路一直想這個問題。想到最後,他歸結到一點:因為他是市委的秘書長,而一般情況下,秘書長是與市委一把手走得最近的人,因此在蔣和川的眼裏,程一路就是與任懷航走得最近的人。所以,任懷航不在南州,港商來了,蔣和川自然要請程一路來陪同。

車子很快停在了別有天的門前,葉開拉開車門,程一路一眼就看見蔣和川正站在門前的台階上,搖晃著手機,向他的車子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