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艦隊依舊向著鄭和下達的方向前進。鄭和本人倒是顯得很是悠閑,偶爾抽個時間站在甲板上吹吹海風,喝著邱福泡製的茶葉,給小五講講他之前的航海經曆。吏部侍郎王文傳倒也變得實趣多了,除了參加每八天在“寶船”號上進行的例會,平時待在他的船上不露身影。至於聖旨的事,也隻有他和鄭和兩人知道。至於現在去哪,那也是主帥鄭和決定的,到時如果事情敗露得話,自己就一口
咬定是鄭和的一意孤行。所以他也就安心得跟著船隊,不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
艦隊在接下來的時間通過了蘇門答臘,沿途經過了三佛齊的渤林邦國,最後接近了古裏。
此刻鄭和正站在“寶船”號的船頭,看著越來越近的古裏,心裏泛起了一絲喜悅,轉身對站在身後的邱福吩咐道:“準備些你泡製的茶葉,待會可要見到故友。”邱福應了一聲,便轉身向船艙走去。而這時小五則摸著頭,正努力地回想著老爺剛才說的是哪位故友。鄭和輕輕扣了下他的腦袋,“別想了,曾經不是向你說過,上次航海我遇到了一位好客的老國王,他就住在這裏。”說完,鄭和吩咐左右副將道:“通知前方艦船,奏響軍樂器,準備進港。”副將領命退下。小五頓時大悟,“嗬嗬,老爺我知道了,就是那個讓你喝酒喝趴下的人!”鄭
和慌張回過頭,“噓!”看了看四周,沒有別人,小聲說道:“這是秘密。”然後一老一小偷偷地笑了起來。
古裏城外的莫多港口,出海的漁夫早已把海上所見船隊的消息帶了回來,港內已經做好了迎接天朝使臣的準備。老國王洛基和他的臣子們都在靜靜地注視著海上那漸近的艦隊,隱約的可以聽到船上傳來的樂器之聲。他此刻的內心也是充滿著期待,期待著能見到七年前從這裏離開的老朋友。
當“寶船”號停靠進港,鄭和很快就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他看起來又老了許多。鄭和向著洛基揮了下手,打了下招呼。邱福準備好的茶葉,不知什麼時候扛在小五的背上。小家夥不停地埋怨道:“用得著這麼誇張嗎!我們隻是送個禮,又不是去販賣。”聽到這些鄭和和老邱福都被逗樂了。洛基已經迎了上來,和鄭和親切地握著手。然後雙方一起走向等待多時的馬車,隨行的官員也跟著進入古裏皇城。
由於莫多港口本身修建的麵積太少,除了“寶船”號,隻能剛好容納90艘略小的糧船,其他大的艦隊隻能停在港口外的海麵上。船上的後勤人員則上岸開始準備補給品,許多聞訊趕來的古裏市民,早早在港口內擺起了地攤,平時很蕭條的港口頓時變得熱鬧非凡。
古裏皇宮裏,老皇帝洛基朝拜了聖旨,並且準備了豐盛的晚宴招待天朝使臣。當然缺不了和老朋友的“較量”。至於結果,從第二天小五失望的眼神裏就能找到答案。後來每當他拿這件事說給別人取樂時,迎接他的總是鄭和那結實的拳頭,再後來就不了了之。
艦隊在古裏停靠休整了整整三天,除了進行相應的貿易外,鄭和還帶領著2萬將士平息了困擾古裏幾年的匪患。也難怪區區1000多的強盜就能在古裏周邊橫行這麼多年,一方麵古裏的麵積隻有京城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就8萬左右。由於在印度最南麵靠海,人們主要是靠捕漁為生,種植業占得比例很低。由於民風比較樸實,再加上軍隊少得可憐,所以內陸上的強盜市場都聚在這附近。於是鄭和對古裏那3
千多的“正規軍”進行了整頓,給他們每個人都配備了鎧甲和武器,撤換掉他們堪稱“石器時代”的裝備,並讓跟隨的將領對他們就行了相應的訓練。洛基這幾天是一直高興地合不攏嘴,鄭和這一來,不但給他解決了許多頭疼的事情,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所以他想盡辦法一再挽留鄭和多住些時日。可是考慮到使命在身,鄭和不得不決定離開。當然,小五的勤勞得到了洛基的獎勵。至於什麼樣的獎勵,在鄭和“威逼利誘”下,小五表現出大無畏精神,始終沒有透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