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可避免的戰爭3(1 / 2)

島主城堡一間寬敞的議事廳內,一位四十多歲,身披鎧甲的中年人雙眼正死死地盯著牆上掛著的一張地圖,他的身後則跪著十幾個衣裝不整的士兵,每個人臉上都顯得很是驚慌,其中帶頭的那位更是不住擦拭額頭上滲出的冷汗。

這時,島主盧亞迪轉身,走到一把精致的虎皮椅麵前,坐了下去,端起了酒杯,陰冷地注視著下麵的一行人,問道:“你們確定他們人數不足一千人?”聽到島主的問話,那個領頭逃回的士兵慌忙小心回答道:“島主,小人敢用性命擔保,他們不到一千人,而且不是本島的居民。”其他跪著的人也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噢”,聽到這,盧亞迪頓了下剛端起的酒杯,“你是如何知道?”

“小人在離得很近時,清楚地記下了他們的外貌,都是黃皮膚,黑頭發。”領頭的肯定回答道。

盧亞迪似乎沉思了一下,但很快大聲吩咐門口的衛兵道:“速讓島城禁軍首領前來見我。”這時,那個領頭的逃兵忙提醒:“島主,您千萬不要輕視那些敵人,他們戰鬥時很是怪異。”

“行了。”盧亞迪憤怒地砸碎了手中的酒杯,“今天,我就饒了你們一命,如若讓我聽到島城內有什麼不好的傳言,我非宰了你們。”嚇得那十幾個逃回來的士兵,不住得磕頭謝恩,匆忙識趣地退了下去。

其實安迪早就跟鄭和提及過盧亞迪,他最大的性格就是自傲,死要麵子。於是,之前,鄭和就設下了這個圈套,讓俘虜們很容易的逃了回來,目的就是讓盧亞迪知道自己的實力。此時已經中了計的盧亞迪正如鄭和所料,當他知道對方區區不到1000多人時,隻想帶著5000名島城禁軍前去圍剿。如果真要把島上的近20萬大軍帶去,那自己的麵子也過不去。

這時,一位年齡約莫三十多歲的軍官從外走了進來,見到盧亞迪從容的行了軍禮,“禁軍總長史蒂夫前來領命。”聽到這些,盧亞迪很快收回了思緒,正色地說道:“明日帶領5000名禁軍,跟隨本島主去抓拿一群不知死活的暴民,盡然襲擊我的騎兵團。”說完,盧亞迪的臉色多了幾分怒氣。

“不勞島主親自出馬,屬下前去把他們的人頭悉數帶回。”史蒂夫傲慢地說道。也難怪,作為5000禁軍的指揮官,又是盧亞迪最得力的部下之一。

盧亞迪望了他一眼,平靜地說道:“這不是一般的暴民,可以輕易地擊敗我的騎兵團,還能殺死武諾,我們不能小視他們。”

"那,島主您不多帶些人馬,我們還有20多萬的島軍?”史蒂夫不解地問道。

“他們區區一千人,而我的禁軍有5000多人,個個都是精英,滅掉他們我們已經有充足的把握。何況那些島兵除了人數上占優,戰鬥力能有多少。”盧亞迪回答道。

原來,自從三年前海王下了禁海令之後,盧亞迪從其他大陸所購得十幾萬人的武器一直沒法從海上運到島上,所以真正裝備的部隊也就3萬人,其中要數島城的禁軍和騎兵團最為精良,而其他的士兵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

而與此同時,鄭和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步部署。他一方麵派老安迪帶領著由他從騎兵大隊裏精挑的十幾名士兵悄悄前往島城。這些士兵個個武藝出眾,必要時可以帶著安迪全身而退,更重要得是,他們在島內年輕一代中都有一定的威望,因為他們的父輩都是米琪島二十幾年建國的功臣。另一方麵他則吩咐張廣和王祖義二人帶領600多名水性不錯的士兵前往他們落難時的海灘,去尋找一件特殊的武器;而300多名工兵則是在徐坤和趙普的帶領下忙著築造木欄,比起上一次木欄修的更多,分布更廣,並且在木欄的後麵,按照鄭和下達的命令,多做了幾個土墩。

鄭和帶著小五和親兵隊長劉小貴巡視著整個部隊的進程。由於這次是盧亞迪親自出馬,鄭和便想到,那時島城盧亞迪的影響必然會下降,安迪趁機可以聯絡老島主時期的那些遺臣,再加上盧亞迪在島上本身就不得人心,可以在島城發動軍民暴動,拿下他的後方。而張廣,趙祖義的任務則是從海裏打撈出“寶船”號上的那十二尊黃銅威武大炮,按照路程計算,盧亞迪的軍隊至少也要七,八天才能到達,對於鄭和來說,時間是相當的充裕,便於他有條不紊的命令士兵進行著戰前準備。

在盧亞迪帶領5000禁軍離開島城的第五天,安迪跟隨著那十幾名士兵,喬裝溜入島主城。他們一方麵散布消息:島上有股軍隊,將要和盧亞迪開戰;另一方麵聯係軍隊裏忠於老島主的將領以及一些熱血青年,計劃發動反抗,到時來個裏應外合。

與此同時,由於300個騎兵的加入,鄭和的部隊已經超過了1500多人,在這幾天裏,鄭和把陣法反反複複拉練了好多次,還把這300個騎兵裝備成輕騎。張廣,王祖義二將也已近從海邊回來了,並且帶回了“寶船”號上的那11尊威武大炮,包括許多“彈藥",都已被安排固定在土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