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中尋活字彙(1 / 1)

羅憮

古書中尋活字彙,是說得出,做不到的,他在那古書中,尋不出一個活字彙。

假如有“可看《文選》的青年”在這裏,就是高中學生中的幾個罷,他翻開《文選》來,一心要尋活字彙,當然明知道那裏麵有些字是已經死了的。然而他怎樣分別那些字的死活呢?大概隻能以自己的懂不懂為標準。但是,看了六臣注之後才懂的字不能算,因為這原是死屍,由六臣背進他腦裏,這才算是活人的,在他腦裏即使複活了,在未“可看《文選》的青年”的眼前卻還是死家夥。所以他必須看白文。

誠然,不看注,也有懂得的,這就是活字彙。然而他怎會先就懂得的呢?這一定是曾經在別的書上看見過,或是到現在還在應用的字彙,所以他懂得。那麼,從一部《文選》裏,又尋到了什麼?

然而施先生說,要描寫宮殿之類的時候有用處。這很不錯,《文選》裏有許多賦是講到宮殿的,並且有什麼殿的專賦。倘有青年要做漢、晉的曆史小說,描寫那時的宮殿,找《文選》是極應該的,還非看《四史》、《晉書》之類不可。然而所取的僻字也不過將死屍抬出來,說得神秘點便名之曰“複活”。如果要描寫的是清故宮,那可和《文選》的瓜葛就極少了。

倘使連清故宮也不想描寫,而豫備工夫卻用得這麼廣泛,那實在是徒勞而仍不足。因為還有《易經》和《儀禮》,裏麵的字彙,在描寫周朝的卜課和婚喪大事時候是有用處的,也得作為“文學修養之根基”,這才更像“文學青年”的樣子。

(十一月六日。)